2007中考专题复习一:声现象与简单运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声现象 简单运动 专题一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共15题,每题2分,计0分)(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响度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5.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6.如图1所示,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防止噪声,保护环境的是:( )
7.以下措施不能减弱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m/s的是( )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9.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
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B.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大
C.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越大,说明速度越大
D.物体越运动,速度越大
11. 南京红山动物园“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关于比较它们俩运动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①看台上的观众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 ;②由于兔子自恃奔跑能力强,比赛途中睡了一觉,终点“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最先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③物理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的运动快慢程度;④物理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兔子运动快慢程度。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④
12. 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0秒,如果他在前5秒内的平均速度为9m/s;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8m/s B.9m/s C.10m/s D.11m/s
1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2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 . 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 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 . 在甲前面0.6米处 D . 在甲前面1.2米处
图2 图3
14.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生系如图3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15.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
二、填空题
16.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
17.如图4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4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在欣赏交响乐的演奏时,就是得用 来辨别各种乐器在舞台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立体感的。我们戴上立体声耳机听音乐时,感觉声音是从 传来的。
18.如图5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
甲 图4 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