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专题《经济生活》主要线索.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在新阶段我国应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一: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第二: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三: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回忆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第四: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针对我国出口产品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①坚持以质取胜战略,培育我国名牌产品,树立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形象; ②不断进进行技术创新,学习国际先进技术,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 ③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出口结构,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④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以拓展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空间,减少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⑤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5)立足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我国今年经济增长实现了今年年初提出的8%的目标. 2009年以来,全国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势头日趋明显。其中,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促进经济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半年我国GDP增长的7.1个百分点中,最终消费拉动了3.8个百分点。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巩固和发展企稳向好的形势,必须进一步调整结构,大力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温家宝总理9月10日在2009年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开幕式上表示,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1.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知识点链接 2.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投资规模,启动国内需求,有助于发挥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的协同拉动作用。 3.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4.国家行使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6)积极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09年8月19日,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2009年12月,江西、甘肃、浙江等省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纷纷正式启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新疆、福建、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南等省(市、区)的养老保险实现了省级统筹。这样,亿万农民将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沿袭几千年的农民“养儿防老”传统,将逐渐被具有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的新农保制度所取代。 1.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工程。 知识点链接 2.社会主义的本质。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3.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启动,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劳动者依法享有社会很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4.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启动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5.科学发展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启动,符合全面小康的经济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 6.财政的重大作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启动,体现了财政的作用。中央财政2009年安排了30亿元,对东、中、西部的各试点省份,给予不同比例的补助,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政治生活 1. 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正确行使国家职能,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这说明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正确履行了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2.对人民负责原则。我国国家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制度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农民的殷切关怀。 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国家普惠式养老金的出台,是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工程,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惠农政策. (三)生活与哲学 1. 物质决定意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