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滑轮知识点.doc
学情分析
学生的基础不錯,不过有些知识点存在模糊的現象。本次課着重的讲解一下,并拓展延伸。
課題
滑轮
学习目的与
考点分析
认识动滑轮与定滑轮
定滑轮与定滑轮的用途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装
学习重点
懂得动滑轮、定滑轮的特点及应用、能根据省力的规定设计滑轮组
学习措施
练习法、讲授法、讲练結合法
学习内容与过程
第一部分知识回忆
滑轮
l1
l1
l2
F2
F1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O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O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不过能变化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2、动滑轮:
F1l1F
F1
l1
F2
l2
也可左右移动)
O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為阻力臂2倍
O
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二分之一的力,但不能变化动力的方向。
④注:忽视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2h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变化动力的方向
③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時,拉力F=(G物+G动)/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h
安装滑轮组措施: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結合題目的详细规定组装滑轮。
经典例題一:定滑轮
1.定滑轮的特性:使用時,轴的位置固定,不随物体一起运动。
2.定滑轮的特点(探究试验)
物体的重G,拉力F,物体提高的高度h,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比较G和F,s和h的大小
FGG
F
G
G
F
h
s
F
G
F
G
(1)使用定滑轮(能/不能)省力;(2)使用定滑轮(能/不能)省距离。
(3)当变化拉力的方向時,拉力的大小与否变化
3.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杠杆。
经典例題二:动滑轮
1.动滑轮的特性:使用時,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
2.动滑轮的特点(探究试验)
物体的重G,拉力F,物体提高的高度h,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比较G和F,s和h的大小
GGhF
G
G
h
F
F
s
G
F
F
G
F
G
(1)使用动滑轮(能/不能)省力,省多少力(2)使用动滑轮(省/费)距离。
(3)当变化拉力的方向時,拉力的大小与否变化
3.动滑轮实质上是一种杠杆。
经典例題三:滑轮组
1滑轮组的构成:至少包括一种定滑轮和一种动滑轮。
2.滑轮组的特点(探究试验)
(1)学会用线将滑轮组装成滑轮组,将下面提供的滑轮组装成滑轮组,并比较3、4、5、6图。
GGGGGG
G
G
G
G
G
G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
(2)滑轮组的特点(探究试验)
物体的重G,拉力F,物体提高的高度h,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比较G和F,s和h的大小
=1\*GB3①使用滑轮组(能/不能)省力,F=G,=2\*GB3②使用滑轮组(省/费)距离,s=h.
=3\*GB3③使用滑轮组与否一定能变化用力的方向
(4)滑轮组参数n:指连接在动滑轮(包括动滑轮的轴架、动滑轮下面挂着的物体)上的绳子的段数。
注意数清晰n!
用滑轮组吊起重物時,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就是重物提高高度h的几倍;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
既:s=nh,F=G总/n=(G物+G动)/n
若不考虑动滑轮的自重,则:s=nh,F=G物/n
四.一根绳子力相等
无论是定滑轮、动滑轮还是滑轮组,只要在同一根绳子上,不管绳子有多長,也不管绳子绕过多少滑轮,绳子上的力总是相等的。
如图1,用定滑轮沿不一样的方向提高重物,判断、、的大小关系。
GF1F2
G
F1
F2
F3
图1
图2
图2
F
F
甲
乙
五、滑轮两边力平衡(受力分析)
滑轮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時,滑轮受到相反方向上的合力互相平衡。
如图2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高重物,拉力与物体重的关系。
分析不计滑轮重,动滑轮处在平衡状态,如图2甲,则
既
若动滑轮的重量為,如图2乙,则既
例題
1.如图3所示的装置处在平衡状态,若滑轮重、绳重以及摩擦均忽视不计,则与之比為()
A.1∶1B.2∶1C.1∶2D.1∶3
bb图5
b
b
图5
F
F
3F
图4
F
F
F
图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