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接入方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互联网接入方式
【摘 要】互联网接入技术指采用何种方式使普通用户接入到城域网、骨干网乃至互联网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采用何种介质、信号如何表达、编码和传输、传输速率和提供哪些服务等。总的看,目前在我国来讲主要有铜缆接入、光纤接入、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接入技术以及正蓬勃发展的3G和4G无线接入方式等。鉴于我国普通用户常见接入方式,这里主要介绍前两种接入方式。
【关键词】铜缆接入、ADSL、光纤接入、PON
一、铜缆接入(DSL技术——数字用户线技术)
早期的铜线接入技术,即借助电话线路,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实现用户接入的方式(接入到PSTN网),速率达56kbit/s(通信一方应为数字线路接入),但这种速率还远远不能满足用户对宽带业务的需求。虽然铜线的传输带宽有限,但由于电话网非常普及,电话线占居着全世界用户线的90%以上,如何充分利用这部分宝贵资源,采用各种先进的调制技术和编码技术,提高铜线的传输速率,是接入网宽带化的重要任务,目前,以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宽带接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高速数字用户环路(HDSL)技术
HDSL是数字用户线技术中的一种,它采用高速自适应数字滤波技术和先进的信号处理器,进行线路均衡,消除线路串音,实现回波抑制,不需要再生中继器。上、下行速率一致,速率在1.544至2.048Mbps之间,传输距离为4到7KM。
2、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技术
ADSL是一种非对称的数字用户环路,即用户线的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不同,上行速率较低,下行速率则比较高,特别适合传输多媒体信息业务。ADSL不仅具有HDSL的优点,而且在信号调制数字相位均衡、回波抑制等方面采用了更先进的器件和动态控制技术,它采用正交调幅(QAM)、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CAP)、离散多音频调制(DMT)等调制技术,通过对不同的业务和上下行信号采用频分复用方式,实现了在一对普通电话线上同时传送一路高速下行单向数据、一路双向较低速率的数据以及一路模拟电话信号。在普通电话双绞线上,ADSL的典型的上行速率为16~640kbit/s,下行速率为1.544~8.192Mbit/s,传输距离为3~6km。
目前我国普通用户如果选择电话线接入到互联网中(当前的骨干网都是采用光纤搭建起来的,比如ATM网等),往往采用ADSL技术。其结构如下图1所示。而最新的ADSL2+技术成熟,成本低,互通性好,下行速率能够达16Mbit/s,上行速率能够进一步提高到2Mbit/s左右,是提供中低速率接入的主要手段。
图1
3、超高速数字用户环路(VDSL)技术
VDSL和ADSL技术相似,也是一种非对称的数字用户环路技术,采用频分复用方式,VDSL比ADSL的传输速率更高。VDSL在一对普通电话双绞线上提供的典型速率为上行1.6~2.3Mbit/s,下行12.96~55.2Mbit/S(目前最高达到155Mbit/s),但传输距离比ADSL也低得多,典型的传输距离为0.3~1.5km。
由于VDSL的传输距离比较短,因此特别适合于光纤接入网中与用户相连接的最后“一公里”,其系统配置与ADSL类似。其结构如下图2所示。
图2
4、对称数字用户线(SDSL)
使用一对铜双绞线对在上、下行方向上实现E1/T1传输速率的技术,是HDSL的一个分支。它采用2B1Q线路编码,上行与下行速率相同,传输速率由几百Kbps到2Mbps,传输距离可达3公里左右。
补充一点的是,像早期的PSTN网接入方式、ISDN网接入方式(俗名“一线通”)和DDN网接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已基本淘汰了。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用户对带宽的不断需求,光纤接入也在逐渐挤占基于电话线的DSL接入技术的市场空间。
二、光纤接入技术
1、按照接入技术分类的宽带用户数(截至2009年底)见下图3所示。
图3
说明:FTTX为光纤接入,CABLE为同轴电缆接入,DSL为铜缆(电话线)接入。由此图可见,中国、日本、韩国的FTTX接入比例高,北美的CABLE接入比例高,欧洲的DSL比例高。光纤接入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高的带宽,随着这几年的发展,我国的FTTX接入方式比例越来越高,甚至成为目前主流的接入互联网技术。
2、AON、PON光纤接入技术
AON(ActiveOpticalNetwork)称之为有源光网络,指局端到用户端存在电子电源。PON(PassiveOpticaOptical Network)称之为无源光网络,其是指在OLT和ONU之间是光分配网络(ODN),没有任何有源电子设备。PON技术是目前最为主流的光纤接入技术,其为点到多点接入方式。再次强调,至于局端或是城域网或是骨干网究竟如何不属于这里所探讨的话题。
有源光网络又分为基于PDH(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