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UASB和ABR及EGSB的比较.doc

发布:2017-08-10约1.9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UASB、ABR与EGSB的比较 表1 厌氧反应器发展年代和工艺特点 厌氧处理工艺 设计停留时间/HRT 设计负荷 (m3d) 工艺开发年代 UASB 6~30 6~15 1974 ABR EGSB 6~26 1~2 8~36 可高达401982 20世纪80年代后期 反应器 优 点 UASB 无填料,有三相分离器。液体上升流速约为0.5-2.5m/h 无污泥回流装置、无搅拌装置 产生沼气副产品,污泥沉降性能好、稳定且过剩量少 COD去除率一般为60%-80%(常温25℃下) ABR结构简单,无特殊的气、固分离系统,不易阻塞无搅拌装置,投资成本和运转费用低污泥床膨胀程度较低处理效率一般在80%左右 EGSB 三相分离器工作状态和条件稳定。液体上升流速高达2.5-6.0m/h,最高可达10m/h 有出水回流系统 污泥床处于膨胀状态,不易产生沟流和死角沉降性能好 COD去除效率一般为50%-70% 表3 厌氧反应器缺点比较 反应器缺点 UASB 内设有三相分离装置,结构复杂 工作状态和条件难以实现稳定操作,悬浮物浓度较高的废水时易引起堵塞和短流 低温和低浓度条件下处理效能过低 负荷较高时,易产生污泥流失,初次启动和形成稳定颗粒污泥用时较长 ABR反应器不能太深,较难实现均匀布水在同等的总负荷条件下与UASB反应器相比,其第一格室承受的局部负荷大于平均负荷,局部负荷过载,对反应器运行不利对运行中的活性污泥要求高,要对接种驯化的污泥培养出颗粒厌氧污泥才能启动运行 EGSB 运行条件和控制要求较高 因悬浮固体通过颗粒污泥床时会很快随出水被冲出,难以得到降解,故不适用于处理固体物含量高的废水 反应器 HRT/h 温度(℃) pH VFA(mg/l) 碱度(mg/l) COD去除率(%) SS去除率(%) UASB 24 19.0~28.5 7.84~8.56 60~130 395~655 80.7~94.5(88.0) 84.8~98.4(95.5) 18 24.1~29.4 8.08~8.61 55~150 210~400 66.1~96.6(8) 72.4~97.4(90.2) 12 20.7~25.3 8.05~8.37 110~160 290~550 60.7~89.9(77.6) 79.8~98.2(89.2) 8 15.1~19.2 7.91~8.23 165~210 320~600 64.3~72.3(67.4) 47.5~82.1() 6 15.7~15.8 7.76~8.04 174~240 350~610 61.2~71.9(67.3) 60.0~65.7(62.) ABR 24 19.0~28.5 7.70~8.86 55~130 220~550 88.6~94.6(91.7) 88.5~100(94.5) 18 24.1~29.4 7.48~8.39 70~110 170~410 80.9~94.6(88.7) 76.9~94.7(93.8) 12 20.7~25.3 7.83~8.07 110~170 450~570 63.7~86.1(75.3) 76.6~93.7(92.6) 8 15.1~19.2 7.36~8.09 145~200 470~550 39.5~74.7(55.4) 58.6~79.4(69.7) 6 15.7~15.8 7.4~47.66 125~170 420~510 40~71.3(55.2) 61.3~80.2(70.9) 容积负荷率gCOD/(L·d)) COD去除率 EGSB UASB 15.9 8.1 88.9% 83.9% gCOD/(L·d),进水COD浓度范围为5000~6000mg/L,EGSB,UASB反应器中液体上升流速分别为2.6~3.0m/h和0.25~0.5m/h,实验共进行20天。上表为试验进行至20天时。 表6 EGSB和UASB反应器处理较低浓度废水性能的比较 反应阶段 反应器 容积负荷率gCOD/(L·d)) COD去除率 EGSB UASB 17.8 9.6 91.2% 71.6% 第二阶段末 EGSB UASB 28.7 17.6 81.9% 66.7% 注:第一阶段,控制进水COD浓度为1200~1500mg/L,有效运行时间为18d,第二阶段,控制进水COD浓度为500~800mg/L,有效运行时间为24d。“进水”为:自配有机废水,即在自来水中加入葡萄糖作为有机基质,并按COD:N:P为200:5:1加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同时还加人适量的微量元素和酵母膏。 表7 EGSB和UA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废水时性能的比较 ))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