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好太极拳如何练好太极拳.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练好太极拳
近几年来,很多人会练太极拳, “如何练好太极拳”是提及最多的问题。现简单归纳几点个人见解。明确认识练太极拳和做其它事一样,首先要明确认识。对太极拳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是练好太极拳的先决条件。很难想象,不清楚什么是太极拳的人能练好太极拳 。学太极拳好比读书上学,要有小学、中学、大学之分,各阶段学习内容不同,重点也不一样,教学方法必须有所创新,理论实践并重才好。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要经过由简单到复杂这个过程,练太极拳更要一步一步地走,要一层一层地练,没有牢固基础的奠定,没有每天持之以恒的数量,就没有正确质量的飞跃,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我们必须遵守这个规律。
一、理解、体悟、展现动作内涵
1、动作内涵包括动作要领、技击含义、文化基因等三个方面。动作的学习应该在理性和概念上清晰理解技术的基本要求,完成动作的途径,清楚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的区别,理解动作要领。太极拳和其它武术一样,每一个动作都有攻防含义,虽然大多数现代人学练太极拳不是想去技击。但是,为了能把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太极拳打出原味,体现出内涵,必须理解其攻防含义。太极拳动作的文化基因是太极拳同其它体育项目的主要区别,太极拳生动形象的动作名称,栩栩如生的动作造型,圆的运动规律都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理解动作的文化基因,会加深对动作内涵的理解,形成理想化的动作意识。
2、体悟动作的内涵,就是要通过动作的学习过程和练习过程,把意识,也就是对动作感性认识和对动作内涵的理解,贯注到套路动作中去,反复揣摩,一点点地去领悟、去体现。展现动作内涵,就是将对动作的体悟,通过肢体运动表现出来,并不断积累由这一过程所获得的体会,最终形成内外合一的动力定形。
二、抓好基本功训练、打好基础再学套路
1、太极拳的基本功主要是腰腿功。首先是各种步型的正确定型。每天在走架时,必须走一趟来专门注意脚下各种步型的正确性及领略一下要领,不断加深体会,加以提高。
2、其次是桩功的练习。桩功包括弓步桩、虚步桩、浑圆桩及三体式桩等,以及独立抱膝等练习。在走架时间以外,经常练习这些桩步,使下肢力量日渐加强,内气和内劲日渐充足。每天不论早晚,抽一点时间站桩,每天站10分钟到30分钟左右。每次桩式可以不同,但必须坚持一种。
三、抓好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是练好太极拳的重点
1、动作规格。动作规格是看手型、手法、步型、身型、身法、腿法、眼法是否符合动作规格要求。
2、演练水平。演练水平是所表现出的劲力、协调、节奏、精神、风格是否顺达、力点准确、连贯圆活、手眼身步配合协调,神态自然,意识集中,速度适宜,风格突出。
3、呼吸自然。呼吸是练太极拳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孰不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对提高太极拳演练水平起着重要作用。练习太极拳要求呼吸深长均匀,通顺自然。根据练习者掌握技术水平的程度和个人锻炼的体会,在合乎自然的原则下,采用自然呼吸、拳势呼吸、腹式呼吸。以上这些呼吸方法,不论采取哪一种,都应该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地有机结合,只要呼吸与动作配合得当,就可以使动作更加协调。连贯圆活 。
4、连贯圆活 。 太极拳演练中所要求的“连贯”,其一是肢体的协调一致,肢体的协调是上肢与下肢的协调,四肢与躯干的协调。肢体的协调必须以腰为轴,上肢动作则以腰带背,以背带肘,以肘带手。下肢动作则以腰带胯,以胯带膝,以膝带足。其二是指动作转换协调连贯,即“势势相连”,前一动作结束就是下一动作的开始。势势之间衔接自然柔顺,没有一丝间断和停顿,即不存在断劲,从而形成整体动作连绵不断。
四、虚实分明
做到虚实分明,首先要在身体松沉、动作连贯圆活的状态下,维持肢体重心的平衡稳定,做到下盘稳固,转换灵活。下肢每个步法的形成、一个姿势与下一个姿势的衔接、位置和方向的改变,处处都贯穿着步法的移动和重心的转换。两腿交替支撑重心,保持重心平稳。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的腿为虚,腿上的虚实转换千变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