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清水墙勾缝工程施工工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一般抹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1 总 则
1.1.1 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确保一般抹灰工程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1.1.2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和石膏灰等一般抹灰工程的施工。
1.1.3 一般抹灰工程施工必须采用工艺标准进行过程控制。
1.1.4 本标准是施工操作和过程控制的依据。采用本标准进行施工控制时,应在施工方案中明确。
1.2 术 语
1.2.1 基层
直接承受装饰装修施工的面层。
1.2.2 基体
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或围护结构。
1.2.3 水泥砂浆
由水泥、细骨料和水配制成的砂浆。
1.2.4 水泥混合砂浆
由水泥、细骨料、掺合料和水配制成的砂浆。
1.2.5 掺合料
为改善砂浆和易性而加入的无机材料,例如:石灰膏、电石膏、粉煤灰、黏土膏等。
1.3 基本规定
1.3.1 承担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
1.3.2 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和尺寸进行验收。材料包装应完好,应有产品合格证书、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的检测报告;进口产品应按规定进行商品检验。
1.3.3 抹灰工程施工时应具备施工图、设计说明以及其他设计文件。
1.3.4 抹灰工程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复验。
1.3.5 抹灰工程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1.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的加强措施。
2.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加强措施。
1.3.6 外墙抹灰工程施工前应先安装门窗框、护栏等,并应将墙上的施工孔洞堵塞密实。
1.3.7 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
1.3.8 当要求抹灰层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时,应采用防水砂浆。1.3.9 各种砂浆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动和受冻,在凝结后应采用措施防止玷污和损坏。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在湿润条件下养护。
1.3.10 外墙和顶棚的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
1.3.11 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环境条件应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当必须在低于5℃气温下施工时,应采取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1.3.12 采取外墙保温措施的抹灰工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1.4 施工准备
1.4.1 材料准备
1.胶凝材料:水泥。
2.细骨料:普通砂、膨胀珍珠岩等。
3.纤维素材料:麻刀、玻璃纤维等。
4.界面剂:建筑胶等。
5.外加剂:加气剂、塑化剂、防裂剂、膨胀抗裂剂、促凝剂、减水剂等。
6.掺合料:粉煤灰、黏土膏等。
1.4.2 技术准备
1.认真熟悉图纸,掌握抹灰砂浆的品种和性能,并做好砂浆的试配工作。
2.编制施工方案并经审查批准。按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3.施工前应做样板间(件),并经有关各方确认。
1.4.3 主要机具
1.机械设备:砂浆搅拌机等。
2.主要工具:木抹子、铁抹子、钢皮抹子、阴阳角抹子、压子、托灰板、筛子、小推车、灰槽、铁铲、八字靠尺、靠尺、刮杠、长毛刷、排笔、钢丝刷、笤帚、胶皮水管、水桶、粉线袋、錾子(尖、扁头)、锤子、钳子、线坠等。
1.4.4 作业条件
1.主体结构已经过有关部门验收。对既有建筑进行抹灰前,应对基层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抹灰工程。
2.门窗框安装位置、与墙体连接等已检查符合要求;铝合金门窗框边的填嵌、密封已完成,表面防护膜完好。
3.给排水、电、燃气管道等设备已安装固定,阳台栏杆、墙上预埋件等已安装完毕。
4.根据抹灰高度和现场的具体情况,准备好抹灰高凳或脚手架。
5.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1.4.5 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
专业技术人员应配置合理,劳动力已组织进场。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并应进行岗前培训。
1.5 材料和施工质量控制
1.5.1 材料要点
1.胶凝材料
抹灰用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宜选用强度等级不小于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不同品种、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复验。水泥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复验报告。
2.细骨料
1)砂:宜选用中砂,使用前应用不大于5mm孔径的筛子过筛。砂颗粒要求坚硬洁净。
2)膨胀珍珠岩:宜选用中级粗细粒径混合级配,堆积密度宜为80~150kg/m3。
3.纤维素
1)麻刀:以均匀、坚韧、干燥不含杂质为宜,其长度不得大于30mm,随用随敲打松散。
2)玻璃纤维:其长度不得大于30mm,搅拌均匀。
4.界面剂:应有检测报告。
5.掺合料:抹灰用的黏土应洁净,不得含有杂质。粉煤灰应有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