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冲裁模设计(新)讲解.ppt

发布:2017-02-12约字共6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冲裁模的分类 二、 冲裁模典型结构 二、冲裁模典型结构 二、冲裁模典型结构 二、冲裁模典型结构 二、冲裁模典型结构 二、冲裁模典型结构 二、冲裁模典型结构 二、冲裁模典型结构 二、冲裁模典型结构 二、冲裁模典型结构 二、 冲裁模典型结构 (1)生产批量:中小批量,单工序冲裁; 大批量,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 (2)工件尺寸公差等级:复合冲裁精度高,级进冲 裁稍低。 (3)对工件尺寸、形状的适应性: 工件尺寸较小,宜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 中等尺寸,宜用复合冲裁。 孔间距过小,宜采用级进冲裁。 工件尺寸大,宜用单工序冲裁,不宜用级进冲裁。 一. 工作零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设计 二. 定位装置设计 三. 卸料与推件、顶件装置设计 三. 卸料与推件、顶件装置设计 三. 卸料与推件、顶件装置设计 三. 卸料与推件、顶件装置设计 三. 卸料与推件、顶件装置设计 三. 卸料与推件、顶件装置设计 三. 卸料与推件、顶件装置设计 三. 卸料与推件、顶件装置设计 四. 固定零件的设计 四. 固定零件的设计 四. 固定零件的设计 四. 固定零件的设计 四. 固定零件的设计 四. 固定零件的设计 四. 固定零件的设计 四. 固定零件的设计 四. 固定零件的设计 四. 固定零件的设计 四. 固定零件的设计 五.冲裁件的工艺性 五.冲裁件的工艺性 五.冲裁件的工艺性 五.冲裁件的工艺性 五.冲裁件的工艺性 五.冲裁件的工艺性 五.冲裁件的工艺性 五.冲裁件的工艺性 五.冲裁件的工艺性 本章小结 本章对冲裁工艺及冲裁模具设计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包括冲裁变形过程、冲裁件工艺性、排样设计、冲裁间隙、压力中心、冲裁工序力及单工序模、复合模和连续模的设计。 凹模尺寸计算 凹模厚度 H=Kb (≥15) b——最大孔口尺寸; k——厚度修整系数,可查下表求得。 0.6 0.42 0.3 0.22 0.5 0.35 0.24 0.18 0.42 0.28 0.2 0.15 0.35 0.22 0.18 0.12 0.3 0.2 0.15 0.1 ≤50 50~100 100~200 >200 >3 3 2 1 0.5 料 厚 t b 凹模尺寸计算 凹模壁厚 大型:c=(2~3)H ≥30 小型:c=(1.5~2)H ≥30 外形参考凸模结构设计 内形参考凹模结构设计 凸凹模最小壁厚m (1)不积聚废料: 冲裁硬材料:m≥1.5t 冲裁软材料:m≥t 积聚废料时以上数值加大。 3.凸凹模设计 (2)经验数值 以上都不满足时,不能采用复合模! 确定条料或半成品在模具中的位置,以保证冲压件质量和冲压生产连续顺利进行的装置。 条料定位 定位装置 纵向定位:控制条料送料进距,如: 挡料销、导正销、定距侧刃 横向定位:控制条料送进方向,如: 导料板、导料销 半成品定位: 定位板、定位钉 卸去冲裁后紧箍在凸模外面的带孔部分(制件或条料) 卸料装置 卸料装置 刚性卸料装置 弹性卸料装置 刚性卸料装置 特点: 优点:卸料力大。 缺点:冲裁时,板料没有受到压料力作用,因此冲 裁后的带孔部分有明显的翘曲现象。 适用场合: 常用于材料较硬、厚度较大、精度要求不太高 的工件的冲裁。(当t>3时,一般都采用刚性卸料) 弹性卸料装置 特点: 优点:冲裁时弹性卸料板对条料有预压作用,因此 冲裁后的带孔部分表面平整,精度较高。 缺点:卸料力小。 适用场合: 常用于材料较薄(t<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