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构建的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构建的思考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有关企业成本会计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很少,在公司机构设置方面没有完整、独立的成本核算机构,这恰恰说明了很多企业对成本会计的关注较少,甚至不清楚它的作用。所以,为了改变这种落伍的财务理念,实现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变革,我们有必要积极地推动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构建。本文通过对成本会计准则的概念、构建必要性的说明以及基本框架的研究,表明了对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构建的深入思考与殷切期盼。
关键词: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构建思考
在我国,企业往往对成本会计的认知不够完善,政府对成本会计的准则没有明确的规定。在2010年财政部提出了关于产品成本核算相关要求,这也证明我国对企业成本会计构建的迫且期望。为加强企业对成本的控制能力,规范会计人员的相关行为,促进经济的继续发展,构建企业成本会计准则十分必要。
1.企业成本会计准则
1.1 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相关概念
我国目前对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未有相关规定,我们需要根据会计准则对其的相关规定进行概括总结。我们对企业成本会计准则基本可界定为:在公司运行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准则规定成本的核算、计量、分配和确认工作,从而为企业准算的计算成本、进行核算提供可靠的基础,从而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
1.2 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构建的必要性
(1)加强管理意识,规范成本核算的需要。在我国企业没有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就使得成本会计的职能没有很好的发挥。与国际惯例相比,在核算成本时往往使用制造成本,对成本没有很好的完全分配,无法反映出成本与产出的具体关系。在制度方面,我国一直没有直接具体的成本核算制度,往往只是根据会计准则、行业规范和税法等进行相关工作。因为没有系统的进行制度上的具体规定,不同企业在业务的处理上往往也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往往存在计划经济的色彩。而在目前全球化进程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这种成本核算制度往往会使企业缺乏对成本的掌控,从而削弱企业的竞争力。构建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是为了加强企业的管理能力与企业的成本竞争能力。
(2)国家进行监控的需要。在我国幅员辽阔,行业众多的具体情况下,国家往往需要对有关行业进行成本的管理与监控。比如,在国有事业单位的采购、公共事业、BOT项目和军事采购以及垄断行业的采购等方面,因为这些领域都事关我国经济命脉与相关政策的具体实施。只有加强了对成本的统一规范与计算,才能有效对其进行监控。通过对成本会计准则的完善,才能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相关行为。
(3)现有制度已经阻碍了经济的继续发展。我国现有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企业在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方面的积极改进。与国外先进的管理制度相比,我国企业在成本分配与核算上往往不够科学、合理。制度因素的落后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也导致了企业内部核算与外部经济的不对称。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构建企业成本会计准则已成为企业发展和资源有效分配的必然要求。
2.我国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框架
在构建我国企业成本会计的基本框架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成本会计的环境、对象以及相关假设,二是在成本核算的目标与原则、成本的计量方法和成本的报告和披露。在我国已有的会计准则与基础上,构建现阶段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我主要想说以下几个方面:
2.1 成本会计制度
制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制度是为了规范企业行为,明确企业的经济利益。在企业成本核算这一基本假设的前提下,对具体的企业行为进行规定,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与相关性。因此在制定过程中应最大程度上考虑对企业的适配性与相关性,从而制定出可供企业参考的、执行的有效制度。例如在企业内部的核对时,要求企业的会计部门严格按照具体要求来实施,从而确保核算的有效性。在账单的使用范围,要有具体的要求,规范员工的行为。根据各个行业的特点,设计出不同标准的成本会计制度,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统一性。
2.2 成本会计目标
企业的成本会计准则目标,也就是企业通过成本计算与控制从而达到的希望或结果。这是成本会计工作的中心内容,在本着合理优化成本的前提下,计划成本开支,进行日常决策,进行成本控制。在我国,会计仍处于变革当中,而且也处在向其他国家学习的过程中。我国的会计制度往往要落后于其他国家,而企业的成本核算规范更为突出,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这个问题就愈发重大。在具体项目中,我国企业往往对成本的掌控力度不够和对项目的管理水平不足,而政府国有事业单位采购,军事采购及BOT项目定价往往对成本的真实可靠有着进一步的需求。在制定企业成本会计目标时,要充分考虑我国经济过程中的具体需求,从实践出发,充分发挥成本会计职能,科学标准的制定一致目标。
2.3 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