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道综合项目施工关键技术交底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某工程污水管道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慨况(K1+550—K2+030):
本段污水管道埋深4.5米左右,开挖方量大;管道垫层采取砂垫层,材料为粗砂,垫层厚度20厘米;纵向主管污水流向:大里程流向小里程即K2+030流向K1+550,流水坡度为:K2+230至K1+790为2.54‰,K1+790至K1+550为2.33‰。横向支管流向为:线路右侧流向左侧,坡度为:5‰;设计预留横向支管五处,里程桩号依次为:K1+550、K1+670、K1+790、K1+910、K2+030。污水管设计为HDPE通用增强型结构壁管,纵向主管管径为DN600,横向支管管径为DN500,HDPE管管之间采取热熔连接;本段检验井共27个(污水检验井编号W51—W67),均为Φ1000砖砌污水检验井,检验井具体做法详见附图。管道回填从基础至管顶50厘米范围内均用中粗砂回填。
管道开槽施工
1、施工准备
1.1土方开挖前应对开挖段土质、地下水位、地下构筑物、沟槽周围地上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进行调查,确定开挖断面、堆土位置、施工道路及施工设备。
1.2对于和已建地下管道交叉位置,应进行现场调查及坑探,当确定已建地下管道位置后,应设显著标志,并对现有管道进行临时保护。
1.3关键机具:挖掘机、自卸汽车、洒水车、压路机及其它扎实机具(适适用于小范围扎实)等。
1.4施工前必需做好临时排水方法,如开挖截水沟,确保开挖管道沟槽不受雨水或地表水浸泡。
1.5、测量放线。依据污水管道走向,测放污水检验井中心桩,并依据开挖深度、开挖坡度、槽底宽度(包含槽底管径大小和预留工作宽度)反算开挖边线,并撒上白灰线。开挖施工中应注意对中心桩保护,在中心桩两侧引护桩,施工中能够随时恢复。
2、开挖安全、质量技术要求
2.1、挖槽施工中,应测设开挖中线,并依据原地面标高确定开挖边线。边坡坡率应依据土质和开挖高度确定,且应立即量测槽底高程和宽度,以随时指导和纠正开挖过程中施工偏差。
2.2、采取机械开挖时,槽底土壤结构不得扰动,应保留槽底高程之上20—30厘米土层,由人工开挖。
2.3、人工清挖槽底时,应控制槽底高程和宽度,并不得扰动或破坏槽底土壤结构。
2.4、开挖时沟槽每侧临时堆土不宜过高,或施加其它荷载不宜过大(如挖机、自卸车等不宜靠沟槽开挖边缘停放),堆土距沟槽边缘大于2m,且高度不应超出1.5m;沟槽边堆置土方不得超出设计堆置高度。开挖施工中加强施工观察,确保边坡稳定。
2.5、管道基底之下树根、淤泥、腐殖土及垃圾要全部清理洁净。要求清理至原状土,并换填素土、分层扎实。
2.6、在沟槽边坡稳固后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沟槽安全梯,施工人员应由安全梯上下沟槽。
2.7、施工中遇有和设计不符松软地基及坟穴、枯井等情况,应立即反应给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项目部将主动和设计院联络,采取相关处理方法。
3、沟槽开挖质量要求:
3.1本段沟槽为土方开挖,槽底高程许可偏差为±20mm。
3.2开挖管槽底每侧工作宽度
管径D(mm)
每侧工作宽度E(m)
非金属管道
500—1000
0.5
1000—1800
0.6
3.3、本段管槽开挖全部是不加支撑,管槽边坡最大坡度表以下:
土壤种类
挖深3米以内
挖深3—6米
填土、砂类土、碎石土
1:1.25
1:1.5
粘质砂土
1:0.67
1:1.0
砂质粘土
1:0.67
1:0.75
粘土
1:0.5
1:0.67
黄土
1:0.5
1:0.75
三、污水管道砂垫层基础和稳管施工
1、砂垫层施工材料要求及注意事项
1.1、 污水管道砂垫层基础以下图所表示,管道基础关键分两个区:20cm后砂垫层和三角回填区。压实度要求≥95%。
1.2、材料要求:所用粗砂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
1.3、关键施工机具:蛙式打夯机、自卸汽车、洒水车、手推斗车、
1.4、砂垫层施工关键注意两点:一是压实度控制,必需符合设计要求≥95%。二是砂垫层厚度控制,施工中采取设置控制铺筑厚度标志,如埋设水平标准木桩,施工过程中应立即复核厚度是否满足要求。
1.5、砂垫层铺筑前,应会同监理共同验槽,包含槽底水平标高、地质情况,如有没有孔洞、沟、井、墓穴等,并办理隐蔽工程检验手续。
1.6、砂垫层铺筑前应清理基底上浮土和积水。
2、污水管道敷设及要求
2.1、HDPE管材到场后,质控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应对管材逐根进行检验,管材不得有裂缝、孔洞、破损,逐根测量管内径、外径,并做好统计;不合格管材不得用于工程。
2.2、下管采取吊车下管人工配合,吊车下管应有专员指挥。指挥信号应统一明确。吊车进行多种动作之前,指挥人员应检验操作环境情况,确定安全后,方可向司机发出信号。
2.3、指挥人员应熟悉机械吊装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指挥信号,及所吊管材、管件等对吊装工艺要求。在作业过程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