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系统的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李懿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618100)
【摘要】目的 分析系统的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9 月~2012 年6月的108例肺癌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而干预组在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然后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 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定各项因子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肺癌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半个世纪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持续上升,目前已成为全世界癌症死因之首[1]。肺癌及其术后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此,针对肺癌围手术期患者选择适当的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9年9 月~2012 年6月,笔者选取54 例肺癌围手术期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肺癌患者108例,男78例,女30例;年龄36~78岁,平均60.5岁;其中肺叶切除34例,全肺切除6例,楔形切除8例,袖状肺叶切除2例,姑息性切除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每组各54 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进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激发患者潜意识、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已成为心理护理的核心。采用心理疏导和暗示疗法,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副作用、护理措施的开展;列举典型的康复病例,鼓励患者增强信心,消除疑虑,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患者家属正确表达关心与体贴,缓解肺癌患者悲观心理。②呼吸道护理:口腔清洁护理:给予甲硝唑口服液、0.02%呋喃西林液联合3%过氧化氢漱口,3 次/d,净化口腔,防止感染。若出现呼吸道感染,需控制感染后再择期手术。③呼吸功能训练:为适应术后需要,训练患者颈前屈位进行有效咳嗽排痰。深吸气后,用胸腹部力量咳嗽,咳嗽声从胸部震动并发出,20次/组,3组/d。告知患者进行有效咳嗽的积极意义,预防肺不张和肺部感染。指导患者训练深呼吸法,包括坐位胸式深呼吸和平卧位腹式深呼吸,3次/d,15min/次。
(2)术后护理:①呼吸道护理:鼓励并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与排痰,净化呼吸道,从而减少肺部并发症。痰液黏稠者,配合叩击震动法或超声雾化吸入稀释,促使痰液外排。若患者咽部干燥口渴影响咳嗽,酌情含漱或少量饮温开水。术后每天可用0.2%呋喃西林液漱口,棉球清洁口腔;常规咽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必要时配合抗生素治疗。②镇痛:患者术后多因切口疼痛不能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常用镇痛剂或放置镇痛泵镇痛,使用镇痛药物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注意患者有无呼吸抑制。③感染:术后感染以切口感染、余肺感染、脓胸等多见。体温超过38.5℃时,结合血象进行判断;密切注意胸引流管中引流液情况,结合有无咯出脓痰,判断感染部位和程度。④呼吸指导:麻醉清醒后,给予患者呼吸指导,每隔2h 进行深呼吸15 次。平卧位时加强腹式呼吸,至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约48~72h)为止。正确的呼吸能够改善肺通气,利于肺扩张,提高肺顺应性。⑤出院指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看待疾病,适当进行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有害因素,如烟酒;加强饮食指导,忌辛辣、粗硬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注意口腔卫生,及时刷牙、漱口;继续呼吸训练,预防感冒;伤侧肩部注意关节锻炼,防止关节僵硬。
1.3 生命质量评定 使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包括症状单项测量项目[2](6个):FI(经济困难)、DI(腹泻)、CO(便秘)、AP(纳差)、SL(失眠)、DY(呼吸困难);症状量表(3 个):NV(恶心呕吐)、PA(疼痛)、FA(疲乏);功能量表(5个):SF(社会功能)、EF(情绪功能)、PF(躯体功能)、CF(认知功能)、RF(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状况(1 个):QL(生活治疗)。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plusmn;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变化比较,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定各项因子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