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原理复习题及答金属切削原理复习题及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切削原理试题库 (04级用)
解释下列概念(每题1分)
斜角切削:指刀具主切削刃刃倾角时的切削。
自由切削:刀具在切削过程中,只有一条直线刀刃参加切削工作的情况称之为自由切削。
切削深度(背吃刀量):对外圆车削而言,切削深度等于工件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
主后刀面:它是刀具在切削过程中,其切削部分与工件上过渡表面相对的表面。
前刀面:切下的切屑沿其流出的刀具表面。
副后刀面:它是刀具在切削过程中,其切削部分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
基面:通过切削刃上的选定点、垂直于该点合成切削运动向量的平面。
切削平面:它是通过刀刃上选定点的切线和合成切削运动方向的平面。(或:它是通过刀刃上选定点,切于工件过渡表面的平面。)
变形系数:切削过程中,刀具切下的切屑厚度与工件上的切削层厚度之比或切削层长度与切屑长度之比。
剪切角:剪切面与切削速度方向的夹角。
法前角:它是在刀刃选定点的法平面中,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刀尖角:它是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
刃倾角:它是在切削刃选定点的切削平面内,该点切削刃的切线与基面的夹角。
单位切削力:它是指单位切削面积上的主切削力。
磨钝标准:刀具磨损到一定限度就不能继续使用。这个磨损限度称为磨钝标准。
刀具耐用度:它是指刀具由刃磨后开始切削,一直磨损到磨损量达到刀具磨钝标准所经过的总切削时间。
相对加工性:以强度σb=0.637Gpa的45钢的v60(刀具耐用度为60min时允许的切削速度)作为基准,写作(v60)j ,其它被切削的工件材料的v60与之相比v60/(v60)j的数值即为相对加工性。
理论粗糙度:它是刀具切削时,刀刃与工件相对运动所形成的工件已加工表面上的理论残留面积高度值。
负倒棱:
刃带:它是指在切削刃的后刀面上,沿切削刃磨出的后角为0的窄棱面。
消振棱:它是指在切削刃的后刀面上,沿切削刃磨出的后角为负值的窄棱面。
砂轮粒度:粒度表示磨粒颗粒的尺寸大小,用粒度号表示。对于颗粒上最大尺寸大于40的磨料,粒度号越大,磨粒尺寸越小;对于颗粒尺寸小于40的磨料,其粒度号是该颗粒最大尺寸的微米数。
砂轮组织:砂轮组织是指砂轮中磨料、气孔、结合剂的体积百分比,它表示了砂轮结构的紧密或疏松程度。
砂轮硬度:它是指砂轮上①磨粒受力后自砂轮表层脱落的难易程度。
用符号标出端面车刀的参考平面和标注角度
用符号标出外圆车刀的参考平面和标注角度
填空(每空0.5分)
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的主剖面(正交平面)参考系由( )、( )和( )组成。
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的进给、切深剖面(背平面和假定工作平面)参考系由( )、( )和( )组成。
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的法剖面(法平面)参考系由( )、( )和( )组成。
由主剖面后角计算法剖面后角的公式是( )。
由主剖面前角计算法剖面前角的公式是( )。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 )、( )和( )。
切削加工过程中,工件上三个不断变化着的表面分别是( )、( )和( )。
高速钢中,以前用得较多的钨钢的典型牌号是( )。
常用的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有( )、( )、( )、( )、( )、( )和( )等七类。
高速钢刀具在( )℃时仍保持切削加工所要求的硬度,切中碳钢时切削速度可达( )左右;硬质合金刀具允许的切削温度高达( )℃,切中碳钢时切削速度可达( )以上。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将切削用硬质合金分为( )类、( )类和( )类,分别用于加工( )、( )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