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处坠落应急预案实施.doc

发布:2019-08-08约4.1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郑许市域铁路工程(许昌段)建设项目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中铁十六局集团郑许市域铁路工程第四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九年一月三日 目 录 TOC \o 1-1 \h \u 11324 一、高处坠落的危害 1 17544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 8543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2 21848 四、信息报告程序 4 26338 五、应急处置 5 17174 六、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8 PAGE PAGE 2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高处坠落的危害 高空坠落伤是指人们工作或日常生活中,从高处坠落,受到高速冲击力,使人 体组织和器官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而引起的损伤。引起高处坠落的主要因素有: 1.高处坠落的危害程度 高处坠落人员通常有多个系统或多个器官的损伤,严重者当场死亡。高处坠落人员除有直接或间接受伤器官表现外,尚可有昏迷、呼吸窘迫、面色苍白和表情淡漠等症状,可导致胸、腹腔内脏组织器官发生广泛的损伤。高处坠落时,足或臀部先着地,外力沿脊柱传导到颅脑而致伤;由高处仰面跌下时,背或腰部受冲击,可引起腰椎韧带撕裂,椎体裂开或椎弓根骨折,易引起脊髓损伤。如果发生脑干损伤时,常有较重的意识障碍、光反射消失等症状,也可有严重合并症的出现。 2.引起高处坠落的主要因素 (1)绑扎多层或高层临边钢筋,未按规范搭设脚手架和安全网,脚手架作业面未按规范铺设; (2)未遵守“十不吊”规定; (3)脚手架作业面脚手板未铺严,外立面安全网未封严; (4)未制定模板安装拆除方案,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使用不合格的模板和配件; (6)滑模平台四周未设置栏杆和安全网; (7) 1.5米~15米以上的孔洞周边、楼梯口、通道、阳台、斜台和挑平台的周边未加设护身栏及挂安全网; (8)高处作业未设牢固操作平台,周边未设防护栏、脚手板铺设严密; (9)站登高板或脚扣,未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10)在脚手架及临边作业时,未加设牢固可靠的防护栏杆。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 执行预案而不唯预案的原则; 2.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 3.分工协作的原则。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 事故目击人在第一时间向离事发地最近的领导报告 事故目击人在第一时间向离事发地最近的领导报告 项目领导及相关人员迅速赶赴事发现场,立即开始抢救工作,同时用电话联系项目经理启动应急预案 进行抢险救援信息反馈 事故过后现场安全检查,并总结 应急小组进行对事件决策 项目应急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拨打报警电话 现场处置、送医院 抢救 急救中心:120 医院:(理工地最近) 视严重程度报上级机构 2.指挥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图 协调联络组 协调联络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安全总监 副组长:总工程师 后勤保障组 抢险救灾组 安全保卫组 医疗救护组 (2)人员职责 ①当事人:当发生作业人员高处坠落、模板支撑出现失稳的趋势、模板坍塌时等意外情况时,除了高声呼救外,在可行时,对受伤害者提供救援。 ②目击者:第一时间进行高声呼救,并在安全状态下进行救援,同时拨打或要其他目击者拨打应急电话。 ③各专业小组组长:第一时间按应急预案展开救援行动。 ④技术负责人:及时赶往现场,对现场情况进行评估,给现场的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或为防止二次伤害提供处置方案。 ⑤安全总监:及时赶到现场指挥救援,当项目经理不在或不能及时赶到现场时承担起应急总指挥的职责。 ⑥项目经理:即时承担起现场救援的总职责。 ⑦现场参与救护工作的人员,应积极参与紧急救护工作,服从指挥员的指挥与调度,有救护经验的人员要及时赶到现场,参加对伤员的救护,其他人员应保持现场的秩序,配合救护人员的工作,并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事后配合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 四、信息报告程序 1.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报警机制由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和回报程序四部分组成。它的形式为由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 2.应急上报机制 通过危险辨识体系获取危险源突显特征后,第一时间报告项目经理部负责人,施工现场负责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3.内部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预案启动后,项目部应急反应组织启动,并拉响应急反应警报,通知现场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应急反应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 4.外部应急报警机制 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已经确定的施工场区外部的邻近项目部应急反应体系、周边已建立外部应急反应协作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 5.汇报程序 由应急领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