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6G101_三维图集_第五章_板识图.docx

发布:2024-12-02约1.61万字共7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6-

第五章:板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

是否设置板上部贯通筋根据具体

向跨内伸出长度按设计标注

设计

≤跨中ln/2

上部贯通筋连接区

ll?

≤跨中ln/2

上部贯通筋连接区

ll

距粱边为1/2板筋间距

距粱边为1/2板筋间距

跨内伸出长度按设计标注

ll?

ll?

向跨内伸出长度按设计标注

≥0.3ll?

距粱边为1/2板筋间距

≥0.3ll

距粱边为1/2板筋间距

距粱边为1/2板筋间距

h

h

支座

≥5d且至少到梁中线

(la)

≥5d且至少到梁中线

(la)

≥5d且至少到梁中线注:(la)

宽度ln支座

宽度

ln

宽度

宽度

ln

支座

有梁楼盖楼面板LB和屋面板WB钢筋构造

(括号内的锚固长度la用于梁板式转换层的板)

1.当相邻等跨或不等跨的上部贯通纵筋配置不同时,应将配置较大者越过其标注的跨数终点或起点伸出至相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

2.除本图所示搭接连接外,板纵筋可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接头位置:上部钢筋见本图所示连接区,下部钢筋宜在距支座1/4净跨内。

3.板位于同一层面的两向交又纵翁何向在下何向在上,应按具体设计说明。

4.图中板的中间支座均按梁绘制,当支座为混凝土剪力墙,砌体墙或圈梁时,其抅造相同。

板底部受力钢筋网板上部贯通钢筋网板支座负筋5.纵筋在端支座应伸至文座(梁、圈梁或剪力墙)外侧纵筋内侧后弯折,

板底部受力钢筋网板上部贯通钢筋网板支座负筋

6.图中“设计按绞接时”、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由设计指定。

有梁楼盖楼(屋)面板配筋构造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一)

图集号

16G101-1-99

审核

校对

设计

-67-

15d设计按铰接时:≥0.35lab

15d

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时:≥0.6lab

外侧梁角筋

在梁角筋内侧弯钩

在梁角筋内侧弯钩

(la)

在梁角筋内侧弯钩

外侧梁角筋

弯折长度15d

板上部y向分布钢

板上部x向分布钢筋

板下部y向分布钢筋

(a)端部支座为梁

板上部纵向钢筋

外侧梁角筋

板底部纵向钢筋

有梁楼盖楼(屋)面板配筋构造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一

)

图集号

11G101-1-99

审核

校对

设计

-68-

≥5d且至少到梁中线板下层钢筋网板下层钢筋网板

≥5d且至少到梁中线

板下层钢筋网

板下层钢筋网

板下层钢筋网

板上层钢筋网

板上层钢筋网

墙外侧竖向分布筋

在墙外侧水平分布筋内侧弯

折长度15d

墙外侧水平分布筋

板上部y向分布钢筋

板上部x向分布钢筋

板下部y向分布钢筋

板下部y向分布钢筋

分布筋

板上层钢筋网

板上层钢筋网

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

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筋

分布筋

图集号页16

图集号

16G101-1-100

-68-

板翻边构造

审核设计校对

审核

设计

(仅上部配筋)板上部钢筋

(仅上部配筋)

板上部钢筋

板上部钢筋

≤300下翻遍尺寸详见具体设计(上、下部均配筋)la板上部钢筋同板上部钢筋

≤300

下翻遍尺寸详见具体设计

(上、下部均配筋)

la

板上部钢筋

同板上部钢筋

板上部钢筋

板上部钢筋

板上部钢筋

la板上部钢筋

la

板上部钢筋

同板上部钢筋

同板上部钢筋

(仅上部配筋)

la≤300上翻遍尺寸板上部钢筋详见具体设计

la≤300

上翻遍尺寸

板上部钢筋详见具体设计

同板上部钢筋

板下部钢筋

板下部钢筋

板上部钢筋

板上部钢筋

(上、下部均配筋)

板上部钢筋

板上部钢筋

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二)

板翻边构造

图集号

16G101-1-100

审核

校对

设计

-68-

≥lnx/3≥lnx/3≥1.3ll?≥lnx/3≥lnx/3≥1.3ll?≥lnY/3≥lnY/3≥0.3ll?≥0.3llllllllll lnx的相邻跨支座宽度长跨lnx?支座宽度短跨lnY?支座宽度lnY的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