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技术在高职新生班级管理中应用探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理咨询技术在高职新生班级管理中应用探悉
摘要:为帮助高职新生入学后尽快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找到自己的定位,确立人生观和世界观,班主任要在较短的时间里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关键词:心理咨询技术;心理咨询原则;团体辅导;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0)35-0139-02
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生源素质普遍偏低。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往往会产生更多的困惑,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更大难度。笔者是一名心理咨询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试图运用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来建设班集体,以求摸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
一、背景:新生的适应问题
1.生活环境的适应
中、小学时,学校大都距家较近,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生活则大都由父母包办。进入大学后,远离家乡,季节的变化,饮食的不习惯,生活习俗的不适应,都成为学生适应生活的障碍。另外,很多新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给生活带来很多的困扰。
2.人际环境的适应
与中小学相比,大学的人际关系的类型、交往方式都有相当的改变。师生关系方面,虽然班级设立了班主任、年级设立了辅导员,但管理方式不同以往,具体工作大多由学生自主或由班干部组织完成,学生得做自己的老师。另外,由于一个班、一个宿舍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存在很多的差异,导致同学之间的交往也有了变化。
3.学习环境的适应
大学的教学体制、教学方法都与中学明显不同。高职生源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加上对专业不了解,容易导致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缺乏动力。另外,许多新生一时难以适应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很难做到自觉学习。有的新生由于长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考试屡遭失败,对学习丧失了“自我胜任感”,形成了习得性无助,并产生自卑、焦虑和厌学情绪,从而引发出心理问题。
二、突破点:遵循心理咨询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在做学生工作时,教师保持中立无私的立场,注意避免任何主观臆断。
2.保密性原则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需要强调的是,保密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师的职业要求和自身的需要。
3.助人自助原则
即心理咨询教师或班主任帮助来访者增强自助能力,给其以“鱼”不如给其以“渔”。
4.无条件积极关注原则
不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何多样化、复杂化,教师必须始终保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的态度,努力挖掘学生积极的一面,促进其乐观、积极的发展。
5.平衡原则
班主任要防止“无助心态”,保持内心的平衡。只要采取了最积极的行动,做了最大程度的努力,无论工作的阶段性结果如何,都要坦然面对,冷静筹划,否则就会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
三、实践点:运用心理咨询的技术,采用不同的形式来管理班级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心理学发现就是“在人类的心灵深处有一幅关于自己的画像――自我心像,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有什么样的‘自我心像’就会有什么样的外在行为”。据此,班主任应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不同形式,帮助学生建立一幅健康的“自我心像”。
1.主题班会课
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班集体成员的自我教育活动,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针对前述新生在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学习环境中所面临的不适应现象,引导学生组织相应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更好地发挥集体的凝聚力。
如在开学初两周内,笔者就组织学生开展了以“相亲相爱一家人”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还利用团体辅导中的心理游戏“滚雪球”、“马兰开花”、“有缘相识”、“松鼠和大树”,使新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相互认识、相互了解,既体会到了游戏的乐趣,也感受到了相识的快乐。
又如举办《学习心理》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讨论高中学习和大学学习的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所修专业的优势,了解自身存在的优势,培养学习的兴趣;
再如,围绕《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一主题,将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提升到利于终身成长的层次,通过做“人际千千结”的游戏,观看“寝室你、我、她”的心理访谈的视频,学习“相亲相爱手语”,等等,引导学生重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注意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掌握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
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促使学生从“相识”、“相知”到“相惜”,加强了彼此的交流,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2.班干部的管理
班委会是做好学生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好的干部就是教师的左右手。为了能让班委会尽快顺利地开展工作,笔者邀请高年级的一些优秀学生干部,以座谈会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