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绪论.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张仁彦 电话: 605 Email: zryzryzry@163.com 公共Email:skxdwj@163.com (密码 办公室: J11-328 课程特点 专业基础课 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 知识点多、抽象、入门难 课程内容 掌握 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单片机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单片机的接口技术 目标 形成单片机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参考书 公茂法,黄鹤松,杨学蔚.MCS-51/52单片机原理与实践.北京:北京航空航大学出版社,2009 魏立峰,王宝兴.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第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网络资源 周立功单片机 单片机学习网站 有关本课程学习的几点建议 本课程的前期基础课程是数字电路与微机原理 本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很强 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实验都重要 章节安排 第 1 章 绪论 第 2 章 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 第 3 章 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第 4 章 MCS-51内部标准功能单元 第 5 章 MCS-51外部并行接口扩展技术 第 6 章 串行总线接口技术 第 7 章 MCS-51应用系统开发与设计 第 8 章 AT89系列单片机简介 影响计算机发展的重要人物(1) 影响计算机发展的重要人物(2)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的行为 运算(算数、逻辑) 记忆 控制 行为 计算机工作原理 计算机存储程序的工作原理(1946年) 把程序本身当作数据来对待 同样的方式储存 执行程序前 程序和数据→内存储器 在执行程序时 CPU根据当前程序指针的内容取出指令 执行指令后 再取出下一条指令并执行 如此循环下去直到程序结束指令时才停止执行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经历了五个时代 电子管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 集成电路计算机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智能计算机 什么是计算机?(1) 多板微型计算机 什么是计算机? (2) 单板微型计算机 什么是计算机? (3) 单片微型计算机 嵌入式(Embedded)计算机 单片机与PC机的比较(1) 单片机与PC机的比较(2) P3表1-1 微型计算机的类型 多板微型计算机 (Multiboard Microcomputer) 单板微型计算机 (Single Board Microcomputer) 单片微型计算机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微型计算机结构框图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两大分支 通用计算机系统的技术 要求:高速、海量的数值计算 发展方向:总线速度的无限提升,存储容量的无限扩大?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技术 要求: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 发展方向:与对象系统密切相关的嵌入性能、控制能力与控制的可靠性 第1章 绪论 1. 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2. 单片机的发展及发展趋势 3. 单片机的特点及其应用 4. 单片机的分类 5.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结构及开发过程 6. 相关基础知识 1. 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1) CPU 字长:4位、8位、16位、32位 (2) 存储器 ROM(程序存储器,容量大)和RAM(数据存储器,容量小)分开编址——哈佛结构 (3) I/O接口 串行和并行 (4) 特殊功能部件 定时器/计数器、A/D、D/A 2. 单片机的发展及发展趋势 (1)单片机的发展 —— CPU 第一阶段:4位 第二阶段:低中档8位 Intel公司的MCS-48系列单片机 第三阶段:高档8位 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单片机 第四阶段:8位巩固发展,16位、32位推出 Intel公司的16位MCS-96系列单片机 ★高档8位概述—— MCS-51系列为代表 奠定了通用总线型单片机体系结构 完善的外部总线 CPU外围功能单元的集中管理模式 体现工控特性的位置空间及位操作方式 指令系统丰富、完善,增加突出控制功能指令 配置 一个8位CPU 并行I/O口,32根I/O口线 一个串行口 两个定时/计数器 4K Byte 的 ROM 128 Byte 的 RAM 有的片内带有 A/D 转换接口 (2)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低功耗CMOS化 片内存储器大容量化 CPU高性能化:加快指令运算速度,并加强了位处理功能、中断、定时功能 外围电路内装化(微型单片化) 增强I/O口功能:增大驱动能力,设置高速I/O 低噪声与高可靠性 主流与多品种共存 3. 单片机的特点及其应用 (1)单片机的特点 性价格比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