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全解.ppt

发布:2017-01-25约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2 土石路堤填筑施工注意事项 一般100%填石路段不会有有,因土石成分中含有少量石方,对路堑开挖出的部分石方,需要与土方一起混合填筑。土石混填施工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土石路堤的基地处理同填土路堤。 2)天然土石混合料中,中硬、硬质石料(强度大于20MPa),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厚的2/3,超过的应清楚;石料为强风化或软质岩(强度小于15MPa),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厚度,超过的应打碎。 3)土石路堤不得采用倾填填法,均应分层自下到上的顺序填筑,分层压实,每一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宜控制在40cm范围内。 4)土石混合料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应小于30cm,该层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cm,压实后,该层表面应无孔洞。 5)土石路堤的压实标准,应根据填筑混合料中的石方含量多少确定,当石方含量较少石,按照填土路基的压实标准检验;当石方含量较大时,按填石路基的压实标准检验。 5.3桥涵及其他构造物的填土施工注意事项 1)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且构造物施工完成后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以后进行。 2)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料及填筑范围,应按设计文件规定。 3)回填土应分层填筑并严格控制含水量,分层松铺厚度按照设计要求,压实度大于96%,靠近桥台台背、涵台背、挡墙背部分的填土应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填好后,方可进行大面积回填,以防止对构造物造成伤害。 4) 台背回填部分的路床宜与路堤路床同步填筑。 5)桥台背后填土宜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一次填筑并保证压实整修后能达到设计宽度要求。 6)涵洞缺口填土,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分层回填压实,暗涵台背填土高度宜为涵洞顶加50cm.。 7)涵洞顶面填土压实厚度大于50cm时,方可通过重型机械和汽车。 5.4 填方路基压实施工注意事项 1)路堤、路堑和路床均应进行压实,土质路基的压实标准应满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中表4.2.2-1的要求(采用重型击实试验)。 2)路堤填筑前应将地基表层碾压密实。一般土质地段,基底的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 3)路基土的压实最佳含水量及最佳干密度以及土的其他物理性指标,应在路基修筑半个月前,在取土地点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击实试验和土工试验,每种土至少取一组土样进行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施工中如发现土质有变化,或变更取土场时,应及时补做上述试验,并及时报检、签认。 4)碾压前应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复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含水量应在土的最佳含水量±2%以内进行,当土的含水量不处于上述范围内,应均匀加水或将土摊开、晾干,使之达到上述要求后方可进行压实。运输上路的土在摊平后,其含水量若接近最佳含水量,应迅速压实。 5)压实应根据现场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控制压实遍数进行。若控制压实遍数超过10遍,应考虑减少填土厚度。每一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补压,补检。保证每一层压实度的压实度及检验频率,应符合规定检测数量。 6)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应不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由弱振至强振,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经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m,对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1/2,前后相邻区段宜纵向重叠1~1.5m,做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7)使用夯锤压实时,首遍各夯位宜紧靠,如有间隙,则不得大于15cm,次遍夯位应压在首遍夯位的缝隙上,如此连续夯实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8)土质路床顶面压实(冲击碾压)完成后应进行弯沉检验。路床顶面的检测弯沉值在考虑最不利季节影响之后应符合设计。 9)土质路床顶面检验的压实度和弯沉值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如仅有一项满足要求时,应找出原因,予以处理。否则,应返工重做。 5.5填方路堤冲击碾压施工注意事项 根据设计要求,在全线高填方路段每填筑2米厚一层采用冲击式压路机碾压20遍,直至路床顶面以下30cm,路床顶面以下30cm高度必须进行冲击碾压,在构造物附近注意安全,具体数量表见《高填深挖路基工程数量表》。具体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一般的冲击碾压设备多为三边形冲击压实机,以CYZ25为例:轮宽0.9m,轮间距1.17m,往返一次冲击压实宽度4m。采用冲击碾压时,每行驶二次为一遍,每单双两遍为一冲击单元。施工前首先清理、平整场地,放线确定冲压补压范围,并进行第一遍第一次冲击,完毕进行第一遍第二次冲击时,单轮从第一次冲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