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1年北京市宣武区第二次模拟试题语文试卷》.doc

发布:2018-04-07约9.87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1年北京市宣武区第二次模拟试题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50人,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攫(jué)取 笼(lǒng)络 锲(qì)而不舍 如法炮(páo)制 B 演绎(yì) 脉搏(bó) 真知卓(zhuó)见 甘之如饴(yí) C 伎(yì)俩 滂(pāng)沱 生灵屠(tú)炭 无稽(jī)之谈 D 症(zhēng)结 屏(bǐng)除 虚与委蛇(wēi yí) 寥(liáo)若晨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化工厂排出的废水,使原本清澈的小河变得又黑又臭,许多水生植物大量减少以至灭绝。 B 这种药是用银花、连翘等中药配制而成,并且具有祛寒退势的功能。 C 我关于美丽的三峡,曾听当地人讲过不少动人的传说。 D 很多“法轮功”练习者已认识到这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也是一场科学与愚昧的斗争,进而翻然悔悟。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工作中出现差错,有水平问题,也与是否 有关,只要你稍微注意一下,事情也不会弄得这么糟。 ②作家只有真正深入到生活中去,只有力求在作品中表达真情,表现良知,才能革除目前一些文学作品的 之弊。 ③虽然连续两年遭受旱灾,但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小王庄现已 难关,成为全县有名的“致富村”。 A ①精心 ②肤浅 ③渡过 B ①精心 ②浮浅 ③度过 C ①经心 ②浮浅 ③渡过 D ①经心 ②肤浅 ③度过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不论什么时候,冰心老人都是如坐春风、亲切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事喧哗而锋芒难避。 B 记者赶到李婉芬生前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耳濡目染了许多平凡而又动人的故事,了解到这位平民艺术家的许多东西。 C 对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连篇累牍的报道,使广大读者看到了中国的希望,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 D “一日五游”虽节省时间,但对于有丰厚底蕴的古都北京,怕是连一鳞半爪也难以看清,更谈不上品味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几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在今天,对小学生都是很熟悉的了。 B 艺术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艺人们体味着人间的酸甜苦辣。 C 这位美术教师拿画给他看,并耐心讲解画意,提供纸张,不因他是右派的“狗崽子”而受歧视。 D 小刚今天格外高兴,因为他终于跟自己一起学琴的小明和好如初了。 6.将下列句子排成一个语段,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近来理论界的新说似乎也露出这种迹象。 ②当它们推翻前人的时候,它们吸收了前人遗产中的合理因素;当它们被人推翻的时候,后人也会吸取它们遗产中的合理因素。 ③在思想史上曾有不少新流派,像旋风一般一个接着一个涌现。 ④哲学史不是错误的陈列馆,每一种哲学是不会完全消灭的。 ⑤学术领域内也有新陈代谢问题,不过,更新不是趋新猎奇。 ⑥因此,它们只是思想发展史上的不正常的畸形儿。 ⑦黑格尔曾援引《新约》中的话来解释哲学史上新流派一个挤掉一个的现象:当你埋葬前人的时候,将要把你抬出去的人,已经站在门口。 ⑧那么,思想史上有没有不留痕迹的东西呢? ⑨那些经不起时间洗刷,旋生旋灭的新说,它们仅仅由于趋新猎奇而出现,毫不理睬前人遗产中的合理因素,也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有益的东西。 A ④①⑥⑦⑧⑨③②⑤ B ⑧③⑦①⑤④⑥②⑨ C ⑤③①⑦④②⑧⑥⑨ D ③⑤①④⑥⑨⑧②⑦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歌”、“行”、“引”、“吟”均为古代乐府诗歌体裁,其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及杂言,如《长恨歌》《兵车行》《李凭箜篌引》《游子吟》。 B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的两大流派。前者作品气势豪迈奔放,意境雄浑开阔,以苏轼、辛弃疾、姜夔为代表;后者作品委婉缠绵,刻工精细,以柳永、李清照、周邦彦为代表。 C 中国现、当代小说《边城》《李有才板话》《铁木前传》《正红旗下》的作者分别是叶圣陶、赵树理、孙犁、老舍。 D 东方文学以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代表作有《红楼梦》(中国)、《飞鸟集》(泰国)、《源氏物语》(日本)、《一千零一夜》(阿拉伯)。 8.对下面这首唐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A 首句由月写起。“凉月”写雨后月色清冷,“如眉”写月形的美丽怡人,情与景水乳交融。 B 二句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