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年级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
一、选择题(共38题,题分合计76分,单选)
1.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的标志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历史条件,不包括
A.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B.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C.红军等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 D.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
3.下列关于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B.国共对峙是最基本的阶段特征
C.“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出现由内战向全民族抗战的发展趋势
4.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中国共产党人首先认识到的问题是
A.必须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B.党的工作重心应由城市转向农村
C.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D.开展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5.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中,得出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A.必须建立--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B.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必须建立工农革命政权 D.必须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6.中国共产党人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首次尝试是在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瑞金中华苏维埃政府
7.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在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三湾改编 D.井冈山会师
8.毛泽东认为造成“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条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有相当数量的正式红军存在
C.彻底的土地革命 D.根据地的建设
9.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边界的红旗始终不倒”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理位置优越 B. 敌人忙于军阀混战
C.共产国际的支持帮助 D.坚持“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0.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A.奠定了“党指挥枪”的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标志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
D.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
11.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不包括
A.武装斗争 B.根据地建设 C.土地革命 D.统一战线
12.决定中国民主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最主要依据是
A.苏联的革命经验 B.共产国际的指导
C.中国的特殊国情 D.毛泽东思想
13.1931年毛泽东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土地革命的实质是
A.废除封建剥削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C.改变土地制度 D.调动一切反封建因素
14.中国共产党确定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是在
A.南昌起义时 B.八七会议上
C.三湾改编时 D.井冈山根据地创建时
15.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主要内容是
A.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 B.建立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C.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D.纠正“左”倾错误促进革命形势发展
16.关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共斗争策略,表述正确的是
A.斗争重心始终指向国民党反动派
B.坚持民主革命路线,争取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C.以农村为中心,坚持武装斗争
D.反对国民党独裁,建立民主联合默府
17.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主要内容是
A.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 B.建立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C.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D.纠正“左”倾错误促进革命形势发展
18.“八一”南昌起义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扑,起义军按原定计划进军的目标是
A.井冈山 B.广东 C.湖南 D.闽西
19.把革命的退却与进攻巧妙的结合起来的典范是
A.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队伍转战湘南 B.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被迫长征 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20.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其主要内容是
A.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将地主的所有财产分配给农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