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思想疏导.PDF

发布:2017-05-11约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和思想疏导 中国经济网2013年1月9号发表王伟会长署名文章 党的十八大在报告中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 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我们认为,人文关 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 者的视野,标志着我们党对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思考 和新认识。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人文关怀是21世纪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主题,心理疏导是人文关怀的核心 内涵。所谓人文关怀,目前比较认同的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在保证人的生存 与发展的同时满足其精神需求。在现代社会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组织管 理和文化建设领域创新和突破的必然选择,是组织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组 织的迫切需要,是在组织中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和提升软实力建设的有效措施。 人文关怀中渗透着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本身就体现着人文关怀,二者都是以 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为宗旨。以往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时不尽人意,原因可 能多种多样,但工作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工作思路比较狭窄即为其中之一。多年 来,人们习惯于把问题症结锁定在思想素质、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上,结果不仅 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给人带来新的心理伤害,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失效。“人 文关怀”和 “心理疏导”的提出,对我们有一种勇于创新,视野顿开的感悟。我 们只有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充分尊重人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切 实解决人的内心困惑,在这个基础上再施之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导,才能真正实现 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最大化。 这里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 “心理疏导”中的“疏导”不同于 “教导”和 “指 导”. “教导”和 “指导”虽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 “教 导”往往给人的印象是耳提面令,缺乏亲和力, “指导”又让人觉得高高在上, 难免束之高阁,都不能真正解决教育对象内心的疑虑。而“疏导”不仅是建立在 对对象的尊重上,而且贴近对象的实际需求,因而在实现这一作用上具有更加实 在的作用。 数十年来,思想政治工作以其独特的功能,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发 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组织的员工的思想观念、认知能 力、道德水准、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完全不 能发挥其作用。所以,引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念,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 是当前党政工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突破。 当前,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的新情况,要真正把一些道理向广大员工灌输下去, 越来越不容易。现在是改革开放下的信息社会,人们接受的信息很丰富也很庞杂, 思想十分活跃,意识形态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个性化,要真正把人们的思想统一 起来,谈何容易。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人文关怀,它在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 人格完善外,又增加了新的时代内容。特别是把“人文关怀”和党的思想政治工 作联系起来,延伸到正确妥善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这就使“人文关怀”的内涵 得到了扩展,也更易于落实到实处。 其实,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涉及人们的认识、情绪、 行为等领域。所以,要做好新时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深刻分析新形势下 对广大员工心理活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同时借助心理学的技术手段, 依靠专业人员进行解决。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可以本着与思想政治工作完全一样 的目标,但其手段更能体现 “个性化”和 “以人为本”的特点,是传统思想政治 工作的重要补充,可以达到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达不到的效果。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措施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涉及员工的工作压 力、劳动关系等问题日益突出。企事业组织在合并、重组、裁员、缩减开支、新 管理手段运用等新环境下,处理劳动雇佣关系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挑战。据不完全 统计,从1980年以来,我国大陆已有1200多位企业家自杀身亡。员工自杀也屡 见不鲜,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富士康 “十三连跳”。由此可见,如今无论是组织 高管还是普通员工的心理问题都已经到了令人堪忧的地步。而员工的心理问题不 仅给员工本人带来了伤害,也会给组织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我们建议企 事业组织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面做好以 下工作: 第一,树立组织人本管理理念。采取有效措施,营造有利于员工心理健康的 良好环境。要尊重员工的主体位置和民主权利,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 政治上引导,工作上帮助,生活上关心,提高员工的幸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