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_T 3255-2021CN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遥感专题图制作规范.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65.020.40CCS B 60LY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3255—2021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遥感专题图制作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thematic mapping based on remote sensed data in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2021-06-30发布2022-01-01实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
LY/T 3255—2021目次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准备工作判读区刘质量管理分省专题图编制要求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地图集编制要求附录A(资料性)逐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建立附录B(规范性)专题要索判读区刘方法附录C(规范性)专题要素色标图式10附录D(规范性)整饰规范与图面配置方案12
LY/T 3255—2021瑟图区划判读解译标志;随机抽取10%~15%固定样地或通感判读样地检验专题图区划判读解译标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并根据检验情况修改完善专题图区划判读解译标志。
LY/T 3255—2021附录B(规范性)专题要素判读区划方法B.1原则专题要素判读区划应遵循以下原则:先图外,后图内的原则。判读区划时,首先要了解影像图框外提供的各种信息,包括图像覆盖的区城及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影像比例尺、影像重叠得号、影像准记、影像灰阶等内容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对判读区划影像作整体的观察,了解各种地理环境要素在空间上的联系,综合分析目标地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勤对比,多分析的原则。在判读区划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多个波段、不同时相、不同地物等多方面的对比分析。B.2方法常用的判读区划方法有:直接判读法。根据专题图的逐感影像解译标志,直接确定目标地物类型与范围的一种方法;对比分析法,此方法包括同类地物对比分析法、空间对比分析法和时相动态对比法。同类地物对比分析法是在同一景遥感影像图上,由已知地物推出未知目标地物的方法;信息覆合法。利用透明其他专业调查成果图(前期清查森林分布图、二类调查林相图、沙化土地分布图、荒漠化土地分布图、湿地分布图等)或者透明地形图与遥感图像重合,根据其他专业调查成果图或者地形图提供的多种输助信息,识别温感图像上目标地物类型与范围的方法;综合推理法。综合考虑避感图像多种解译特征,结合生活常识,分析、推断某种目标地物类型与范围的方法:相关分析法。根据判读类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借助专业知识,分析推断某种类型状况与分布的方法。B.3步骤B.3.1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分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包括当期清查的通感影像、清查固定样地和通感判读样地结果、巡感判读解译标志,以及上期期清查的遥感影像、专题图和其他专业调查资料;2)按照本附录原则和方法建立专题图各判读区划类型的解译标志;3)利用GIS工具在判读区划的通感影像图上登加固定释地和通感判读择地消查信息,整理通题判读解译标志;4) 开展技术培训和考核。B.3.2判读区划判读区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采用常用的逐感判读区划软件,分景打开经图像处理,并已叠加固定样地和退感判读样地调查信息专题图判读区划工作用图(判读区划图像);
LY/T 3255—20212)利用判读区划软件调出该判读区划图像对应的解译标志;3)将判读区划图像放大,对于成图比例尺为1:250000的放大到1:10000以上的进行判读区划;对于成图比例尺为1:100000的放大到1;5000以上进行判读区划;4)利用直接判读、对比分析、信息覆合、综合推理和相关分析等判读区划方法,对目的类型进行判读区划,做到区划图斑界线与遥感影像图上不同类型变更线相吻合,且闭合,目的类型的图斑不重不漏,当一个图跨两景以上通感数据时,将图延所涉及的各景遇感数据调在同一屏幕上进行判读区划,做到无缝连接;5)根据清查固定样地和遥感判读样地的属性及对应的解译标志,确定图斑的属性,并填写属性代码和建立属性库,B.3.3现地验证对于判读区刘结果,需要进行野外验证,以检验目判读的质量和解译精度。对于判读区划中出现的疑难点、难以判读地方则需要在野外验证过程中补充判读。9
LY/T 3255—2021附录C(规范性)专题要素色标图式C,1森林分布图的专题要索输出色彩标准类别色标RGBCIYK针叶林(010241)(100010025)阔叶林(8216433)(650100 8 )针阔混交林0)132(06(1000OL8 )竹林(248 142197)(o450 0)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170 2550)(33 0100 0)C.2天然林人工林分布图的专题要素输出色彩标准类别色标RGBCIYK天然针叶林(010241)天然阀叶林(82164 33)(6500018)天然针调混交林90)(100 0 70 8)天然竹林(24814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