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 管理SQL Server2数据库.ppt

发布:2017-05-28约2.47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章 管理SQL Server2000数据库 4.1 SQL Server2000服务器的结构 4.2 SQL Server2000数据库的结构 4.3 管理数据库文件 4.4 SQL Server2000的系统数据库与示例数据库 4.5 创建、修改、删除数据库 4.1 SQL Server2000服务器的结构 一个逻辑上的SQL Server2000服务器主要包括两部分:RDBMS和数据库。 4.1 SQL Server2000服务器的结构 4.1.1 SQL Server2000服务器的RDBMS   RDBMS(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完成对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操作。 SQL Server2000服务器的RDBMS包含两部分: 存储引擎   完成对硬盘数据的更新和访问。 关系引擎   完成对SQL命令的语法分析、编译,优化处理、查询执行等功能。(对客户机的查询事务进行处理,向存储引擎请求数据,将处理后的结果反馈给客户机。) 4.2 SQL Server2000数据库的结构 4.2.1数据库的逻辑存储结构      逻辑意义上讲,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呈现为各种数据库对象,这些数据对象是用于编写数据库应用系统和管理数据库的单位,如表、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索引和约束等等。    4.2 SQL Server2000数据库的结构 4.2.2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      从物理意义的角度讲这些数据库对象是要以一定的数据文件形式存储在硬盘中的,这就是所谓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4.3管理数据库文件 SQL Server2000的每个数据库有下面两类文件: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 4.3.1数据文件   用来存放这个数据库的所有数据和数据库中建立的所有逻辑数据对象。 数据文件包括:主数据文件和次数据文件。    4.3管理数据库文件 主数据文件(Primary Database File)   主数据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mdf”。每个数据库必须而且只能包含一个主数据文件,用于存储数据库的启动信息、部分或全部数据和数据库对象,像表、索引、视图等。 4.3管理数据库文件 次数据文件(Secondary Database File)   也称为辅数据文件,其默认扩展名为“.ndf”。每个数据库可以没有或有一个以上的次于数据文件,用来存储主数据文件中没有存储的数据和数据库对象。 4.3管理数据库文件 设置数据文件   数据文件对数据库系统的运行和性能优化是非常重要的,正确设置数据文件是创建数据库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 4.3管理数据库文件 数据文件的物理存储   数据文件是由页面和扩展盘区组成。   1页=8K字节,   1个扩展盘区=8页=64K字节。 (例如:一个数据库的数据文件需要120KB的空间,则需要占用2个盘区。)       4.3管理数据库文件 4.3.2、日志文件 事务   事务是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基本的单位。   一个事务中可以包含对数据库的一组操作(一组SQL语句),这些操作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 4.3管理数据库文件 事务日志   SQL Server 2000在事务日志中记录每一个事务操作,如果对数据库做出更改,SQL Server 会在这些更改被写到数据库之前就将其记录在日志中。    4.3管理数据库文件 日志文件   日志文件是用于存放事务日志的文件,日志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ldf”。   在数据库遭到破坏时,可以利用日志文件恢复数据。(类似飞机上的“黑匣子”) 4.3管理数据库文件 一个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至少要有一个日志文件,也可以有多个。 一个SQL Server 2000至少包括一个主数据文件和一个日志文件。 4.3管理数据库文件 4.3.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