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启动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的拍摄工作,该片塑造和提升中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而设立的重点项目,是在新时期探索对外传播新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共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30秒长度的电视宣传片,另一部分是15分钟长度的短纪录片,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自立项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踊跃参与和民众的广泛关注。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并委托该公司制作的一部国家形象宣传片。此次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30秒长度的电视宣传片,即目前已经开拍的人物篇,参与拍摄的人员都是国内外比较有影响力人,其中有:李嘉诚、王建宙、李彦宏、马云、丁磊、郎平、邓亚萍、姚明、刘翔、丁俊晖、陈鲁豫、林浩、马艳丽。将会在国际主流媒体播出,以“中国人”概念打造中国形象。另一部分是15分钟长度的短纪录片,并供我国驻外使领馆及重要外宣活动使用,力图从更多角度、更广阔的视野展示当代中国。
沈赞臣 出品人兼总制片人
朱幼光 总策划人
杨 建 制片
陈志国 制片
庄 伟 策划
曹建华 执行制片人
苏明霞 执行制片人
李潇炜 制片
程 桦 制片
辛广蓉 制片助理
刘春雷 美术
高小龙 总导演 Director
宋坤如 执行导演角度篇 Executive Director
张耀峰 执行导演角度篇 Executive Director
曹仁伟 总制片 Chief Producer
温德光 摄影 Cameraman
林 木 美术 Art
何 澎 (角度片)执行导演 Executive Director
张晓龙 (角度片)执行导演 Executive Director
左一飞 (角度片)执行导演 Executive Director
宋 鹏 (角度片)执行导演 Executive Director
张 磊 (角度片)制片 Producer
余 博 (角度片)制片 Producer
“中国到了需要来树立国家形象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中国融入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对全球政治、外交、金融等方面影响越来越大。而中国此前在塑造自身形象方面,无论是政府和民间都做得还不够。
自北京奥运会以来,中国展示“软实力”的工作开始加强:放宽外国记者在境内采访的限制,借助国际媒体的影响力来客观报道中国。而国家形象广告也成为展现“软实力”的另一渠道。2010年国庆节前,国新办将在国际主流媒体,面向世界观众,播放中国的国家形象宣传。国家形象的宣传片拍摄工作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到来。正式启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李未柠等专家看来,标志着中国开始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来临。
国家形象宣传片项目总策划人朱幼光近日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表示,考虑到国家形象广告的受众是国外观众,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创作团队分别与英、法、德等国家的朋友进行交流,发现他们对中国历史、传统的四大发明等很熟悉,但都希望更了解当代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此外,创作团队还参考了不少外媒拍摄的中国资料片以及我国国家领导人、国新办官员的讲话和文章。 此次启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主要包括时长30秒的广告短片和15分钟的专题长片。
广邀各领域名人
“30秒的短片如何具备冲击力和震撼力?首先还是会选择有影响力的面孔。”朱幼光说,因此,《人物篇》的创意架构中,是由约50人的中国科技界、体育界、金融界、思想界、企业界等领域名人,按一组组的群像出现,来诠释祖国形象。
“当看到神五、神六、神七的6名宇航员,第一次身着训练服站在一起时,即便没有任何台词,那种气势就能(让人)感到很激动。”朱幼光说,30秒的短片目前大部分已拍摄完成,将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朱幼光介绍,宣传片没有刻意追求幽默,“可能姚明与丁俊晖站一起,身高差距带来的视觉会有一些幽默感”。
走遍全国取景
15分钟的长片《角度篇》制作规模大,多个拍摄小组要走遍全国各地,通过800多个画面,以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我国发展而能持续、多元而能共荣等的和谐。
《角度篇》的创意中,有一个桂林鱼鹰捕鱼的画面,旁白引用孟子的“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以此来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朱幼光说,国家形象宣传片在国庆之前全部完工。国新办将在国际主流媒体播放30秒的《人物篇》;15分钟的长片则将用于外事活动展示,如:使、领馆节庆,外交性质的酒会、茶会等播放。国家形象宣传片以英语为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