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概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显示器加电后,在电子枪和荧光粉层之间形成一个高达几万伏的直流电压加速场,当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经过聚焦和加速后,在偏转线圈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偏转,通过荫罩孔射在荧光屏上,荧光屏被激活就会产生彩色。 F-荫罩板 A-阴极 B-导电涂层 C-阳极 D-荧光屏 E-电子束 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屏幕尺寸:衡量显示器屏幕大小,以显象管对角线的长度(英寸)来表示,如:14in、15in、17in、21in 点距:指两个相邻的像素点之间的距离。点距越小,显示图像越细腻,清晰度越高,显示器质量越好。如:0.28mm、0.25mm、0.24mm。 CRT显示器的性能指标 分辨率:指屏幕上可容纳像素的个数。显示器的分辨率受到屏幕尺寸和点距的限制,也与显卡的性能有关。 扫描方式: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 隔行扫描是指更新屏幕数据需要两遍扫描(奇数行、偶数行扫描),实现便宜但易闪烁。 逐行扫描是指更新屏幕时只需一遍扫描,其无闪烁标准是垂直刷新频率为75-85Hz。 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具有CRT显示器无法相比的优点。首先,液晶显示器有超大平坦的有效显示区,比同尺寸的CRT显示器的有效面积大得多。其次,它采用了阵列显示技术,节能效果较好。另外,它采用的矩阵技术在亮度和对比度方面有很大提高,同时有效减小了眩光和反光,使之具有清晰的图像和平滑均匀的显示效果。同时还具有占用空间小、重量轻、低辐射、无闪烁等特点。 LCD显示器 液晶是1888年由奥地利植物学者Reinitzer发现的一种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具有规则排列的有机化合物。当给液晶加电时,液晶分子会做90度的规则旋转排列,产生透光度的差别,以此控制每个像素的明暗,显示出图像。 液晶是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 TFT (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由多层叠加而成,就像三文治一样。两面的最外层是透明度极高的玻璃层,在玻璃层中间是薄膜电容,生成红、蓝、绿三原色所必要的色彩滤镜和液晶层。 一般在没有加电时,液晶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此时液晶是透光的。当给液晶层施加不同的电压时,液晶单元就朝不同的方向偏转,令液晶层形成不同的透光性。液晶显示器的显像原理是将液晶置于两片导电玻璃之间,靠两个电极间电场的驱动,引起液晶分子扭曲向列的电场效应,以控制光源透射或遮蔽功能。当不同的透光经过RGB三色滤光片时,屏幕就会因为不同的透光程度形成各种色彩的图像信号。 LCD的工作原理 屏幕尺寸:显示屏对角线的长度,以英寸为单位,常见的有12.1英寸、13.3英寸、14.1英寸、15英寸等。 可视角度:分为水平可视角度和垂直可视角度,要求水平可视角度在1400以上,垂直可视角度在1200以上。可视角度可以通过从不同角度观察来衡量,当画面强度或亮度变暗、颜色改变、文字模糊等现象出现时,证明超过了它的可视角度范围。 LCD的性能指标 响应时间:指LCD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即像素由亮转暗或由暗转亮所需的时间。当响应时间较大时,在屏幕上快速移动鼠标会有残影现象,这是因为LCD反应太慢,来不及改变亮度的关系。 亮度:指每平方米的烛光数量,单位是cd/m2,亮度值越高,画面越亮丽,一般要求LCD的亮度值在200cd/m2以上。 对比度:对比度越高,还原的画面层次感越好,一般要求对比度要达到200:1。 可视角度一般 不受可视角度限制 色彩表现力一般 色彩表现力强 信号反应速度慢 信号反应速度快 不存在聚焦 存在聚焦 功耗低、发热量小 功耗高、发热量大 辐射极低 辐射较高 体积小、重量轻 外型庞大、笨重 LCD显示器 CRT显示器 LCD与CRT显示器的比较 1984年第一台扫描仪问世。 扫描仪(Scanner)是一种光机电一体化的数字化输入设备,它可将图像或文字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数字图像文件,最大程度的保留原稿风貌。 3.3.2 扫描仪 扫描仪是由光电转换部件(CCD)、光源及聚焦透镜等组成。 将光线照射在图片上,产生反射光或透射光,通过CCD将光线亮度以及色彩信号转换成模拟电信号,再经A/D转换成数字图像。 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光源 W 原图 反射镜 透镜 CCD A/D 计算机 扫描仪内部实际结构 扫描头从右至左逐行进行扫描,最后得到全部图像 平板式扫描仪:由步进电机带动扫描头对图片进行自动扫描。 特点:扫描精度高、成像稳定、使用方便 适用场合:精度要求较高、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