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单元第1课时 100 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备课系列(青岛五四学制•2024秋).docx

发布:2025-04-03约5.6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单元第1课时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备课系列(青岛五四学制?2024秋)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备课系列《第一单元第1课时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为背景,通过直观的图片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认识100以内的数,并初步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通过数的认识,学生能够抽象出数的概念,发展数感;通过数数和排序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和能力。同时,课程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一年级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通过日常生活和之前的数学学习,对数量有一定的感知,能够数数到20,并对一些简单的物体进行分类。但对于100以内数的认识,学生可能还处于初步阶段,对数的顺序、大小关系以及数与实际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一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数学活动有着较高的参与积极性。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多样化,有的学生擅长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有的则更喜欢通过听故事或游戏来学习。本节课的设计将结合多种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部分学生在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时可能遇到困难,尤其是在从20增加到100时,数的跨度较大,学生可能难以直观地感知。此外,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如“数的组成”等,学生可能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练习来逐步掌握。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和直观的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直观演示与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数数游戏、数珠操作等,以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

2.设计“小小侦探”游戏,让学生通过寻找和匹配数字,加深对数与物体对应关系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通过动画和声音效果,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数的组成和加减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老师展示一幅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图片,如时钟、车牌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数字。

2.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数字,激发学习兴趣。

3.老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100以内数的认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数的奥秘吧!

(二)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1.老师通过PPT展示0-100的数字顺序,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相邻数字之间的关系。

-具体内容: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按照顺序排列,并说出每个数字的位置。

2.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数珠操作,学习数的组成和加减法。

-具体内容:分发数珠,让学生用数珠表示10以内的数,并进行加减法练习。

3.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通过动画和声音效果,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

-具体内容:播放动画,展示数字从1到100的生长过程,让学生感受数的增长。

(三)实践活动(用时15分钟)

1.学生进行“小小侦探”游戏,寻找和匹配数字。

-具体内容:老师提供含有数字的卡片,让学生找出与卡片上数字对应的物品。

2.学生分组进行“数的组成”练习,用数珠表示10以内的数,并进行加减法练习。

-具体内容:每组学生选择一套数珠,通过操作数珠来表示数字,并完成加减法题目。

3.学生进行“数独”游戏,巩固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具体内容:老师提供数独游戏,让学生在规定的格子里填入正确的数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

-举例回答:学生A说:“我发现通过数珠操作,我更容易理解数的组成。”学生B说:“我在数独游戏中遇到了困难,不知道如何填入正确的数字。”

2.学生讨论如何更好地记忆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举例回答:学生C说:“我通过编故事来记忆数的顺序,比如1是老大,2是老二,3是老三……”学生D说:“我觉得通过比较大小来记忆会更有效。”

3.学生讨论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举例回答:学生E说:“我可以在购物时数钱,看看是否够用。”学生F说:“我可以在家里整理物品时,用数数的方式来分类。”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1.老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重要性。

-具体内容: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2.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数的组成和加减法,提高数学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