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5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ppt

发布:2017-02-02约1.5万字共1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结构设计原理 土木工 程专业 第5章 混凝土受弯构件 5.1 混凝土受弯构件的一般构造规定 5.2 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特点 5.3 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5.4 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 5.5 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验算 5.6 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验算 5.1 混凝土受弯构件 的一般构造要求 一、板的截面形式和尺寸 板的截面形式 矩形板 空心板 槽形板 板的分类 单向板 (1)对边支承的板 (2)长跨与短跨之比l1/l2?3.0的四边支承板 双向板 (1)两邻边支承板 (2)三边支承板 (3)长跨与短跨之比l1/l2?2.0的四边支承板 悬臂板 板的截面尺寸 现浇板厚度为10 mm的倍数 常用厚度60、70、80、100、120mm… 最小厚度 单向屋面(楼面)板:60 双 向 板: 80 密 肋 板:40,50(肋间距700mm) 悬 臂 板:60,80(悬臂长度500mm) 无梁楼板:150 二、梁的截面形式和尺寸 梁的截面形式 矩形 T形、倒L形 I形、花篮形 梁截面尺寸 截面高度h:?800mm,以50mm为模数 800mm,以100mm为模数 截面宽度b:100、120、150、180、200mm 250mm ,以后50为模数 一、受力钢筋 常用直径 6、8、10、12mm 钢筋间距 (1)不宜小于70 mm (2)间距不宜过大 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h150mm,间距宜?1.5h,宜?250mm 二、单向板的分布钢筋 分布钢筋的作用 (1)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形成钢筋网 (2)将板上荷载有效地传递给受力钢筋 (3)防止温度、收缩等原因沿板跨方向产生 裂缝。 分布钢筋的布置 (1)梁式板单位长度上的分布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小于该方向上板截面面积的0.15% (2)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250mm;当集中荷载较大时,间距不大于200mm。 一、纵向受力钢筋 单筋、双筋截面 钢筋布置 直径:12~25mm, 两种直径相差?2mm 受拉钢筋根数?2根,最好3~4根 一般布置一层,不超过两层 净距离满足要求 两层以上钢筋中距增大一倍 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1)最小保护层厚度c与环境、砼强度等级有 关,设计使用年限为50a时,见附表9。 一类环境:?C30,梁 、柱 20mm,板15 ?C25,梁 、柱 25mm,板20 (2)保护层过厚,采取防裂措施:钢筋网片 二、架立钢筋 作用 (1)固定箍筋位置形成骨架 (2)防止温度裂缝、收缩裂缝 数量 两根,受压区外缘两侧平行于纵向受力钢筋 最小直径 梁跨4m,8mm 梁跨4~6m,10mm 梁跨6m,12mm 三、弯起钢筋 双重角色 (1)跨中是纵向受力钢筋(抵抗弯曲拉应力) (2)支座附近受剪钢筋(抵抗主拉应力) 弯起角度 一般取45?; h800mm时,采用60? 四、箍筋 箍筋的作用 (1)抵抗主拉应力 (2)把其他钢筋联系在一起,形成骨架 箍筋的配置 (1)按计算确定 (2)按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按构造配置 h300mm,全长设置构造箍筋 h=150~300mm,端部各1/4跨内配箍,当中部1/2跨范围内有集中荷载,全长设置 h150mm,可不设箍筋 箍筋直径要求 (1)一般要求 h?800mm,不宜小于6mm h800mm,不宜小于8mm 计算需要受压纵筋时,不小于最大纵 筋直径的1/4 (2)常用直径值:6、8、10mm 箍筋的形式 箍筋最大间距 (1)一般情况,见下表(或表5-8) (2)特殊情况—计算需要受压纵筋 s不应大于15d(压筋最小直径),不应大于400mm; 一层内压筋多于5根且直径18mm,s不应大于10d。 箍筋锚固要求 箍筋是受拉钢筋 135?弯钩 弯钩端头直段长度不小于50mm,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五、纵向构造钢筋 设置要求 (1)腹板高度hw?450mm,两侧面沿高度 配置腰筋,并用拉筋固定 (2)每侧腰筋的截面面积不小于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