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村信用社贵州新农村建设金融主力军.doc

发布:2018-05-11约3.5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信用社贵州新农村建设金融主力军   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就是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过程,是农村、农业、农民融入市场体系,完成工农一体、城乡协调和区域协调,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新农村建设中的市场化体系建设天然地包括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再造与创新,使农村信用社发展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新农村建设中的巨大商机又为农村信用社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深化农信社改革,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政策保障和增强服务体系      在我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与社会进步需要很大资金投入,由于对农业与农户的贷款支持受自然条件、市场需求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而具有一定风险性,因此农信社在支持“三农”过程中亟需尽快建立国家政策保障激励机制,确保经济效益与支持目标相统一。2006年下半年,完成了农村信用社股份合作改造,全省农村信用社股本金余额20.2亿元,全面完成4家农村合作银行和84家县(市、区)为单位统一法人社组建工作,初步建立了与股份合作制相适应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发挥了民主管理与监督作用,转换经营机制迈出可喜步伐;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扶持和优惠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全省农村信用社认购专项央行票据10.53亿元,绝大多数县(市、区)已基本达到专项央行票据考核兑付条件,正在积极着手做好票据兑付的各项准备工作,这些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对于推进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为进一步发挥农信社支农服务优势,省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提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把加快电子化建设作为促进各项业务发展的重要平台。 2005年6月,人总行选定我省为全国第一家进行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试点项目单位,同年12月29日该项目正式开通,农信社与我省其他金融服务机构一并参与了该项目运行。截至2006年11月末,总交易已达110969笔,累计交易金额6387.92万元, 交易成功率达95.35%,在20多个经济较发达县交易数就高达21176笔,交易金额为1606万元。由于农信社在全省有2110多个营业网点,能够通存通兑网点1818个,电子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极大地提升了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水平,使全省农信社形成了省级清算中心与县级以下机构直接联网操作的电子化服务网络体系,营业机构联网率达100%;同时,利用网络优势率先在全国开通了“农民工银行特色终端服务”,与财政等有关部门共同开发了涉农补贴“一折通”,确保了国家各项惠农补贴通过农信社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   通过争取国家金融政策保障,增强系统服务意识,我省农信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功能明显增强,服务日趋完善,在对“三农”的金融支持领域中一枝独秀!      二、以夯实发展基础为重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最终目的主要是加强和改善对“三农”的金融服务。省农信社始终“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始终坚定“情系农民、根在农村、命在农业”和紧紧围绕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提高金融服务、增强服务功能等方面下功夫。根据我省农村区域资源特点,因地制宜,侧重突破,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效改善了全省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2006年,省农信社投放新农村建设贷款63亿元;与其他金融单位共同发放水电项目类贷款计8亿元,使全省行政村通电率从1998年的85%提高到现在的99.4%,全省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从由6.5亿度提高到16亿度,有550万户农户安装了一户一表,电价和城市居民一样同为0.45元/度,较以前农村平均1元/度的用电价格下降了一半多,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广大农民减负2.8亿元;通过合理有效加大贷款额度,改善、提高了全省20多个县近2000所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和条件,直接或间接支持了全省71个县城供水工程建设项目和贵阳市下辖5个县(市、区)213个贫困村通村公路改造工程1400余公里,使全省大部分农村地区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一定改善,完善了城镇功能、增强了城镇吸纳能力,切实解决贫困村因交通闭塞经济发展受制约的状况。      三、以富民增收为核心,加大贷款支持力度,积极发挥新农村建设金融主力军作用      全省农信社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不动摇,在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生产周期灵活确定贷款期限和贷款额度,根据利率覆盖风险的原则合理确定贷款利率,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切实加强金融服务,以重点支持“三农”促进富民增收。一是大力支持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结合经济发展区位特点,支持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养殖小区建设,支持发展辣椒、烤烟、茶叶、中药材、花卉等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和名优水产品养殖;二是大力支持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农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