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报告.doc

发布:2017-07-18约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武汉工商学院 学生姓名: 刘伟 学 号: 班 级: 14数据处理实验班 指导教师: 喻晓 2017年 4月 27日 目 录 1.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与应用概述 1 1.1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与应用现状 1 1.2本系统使用的技术概述 1 2. 软件体系结构分析 2 2.1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 2 2.2 “4+1”视图角度分析系统 3 2.3 用例图 4 2.4 类图 5 2.5 构件图 8 2.6 从技术角度分析实现的功能 9 2.7 从系统角度分析实现的功能 9 3. 系统测试 12 3.1登录注册测试 12 3.2 后台管理测试 13 3.3 前台用户操作测试 16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与应用概述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与应用现状 体系结构是以构件、构件之间的关系、构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内容的某一系统的基本组织结构,以及指导上述内容设计与演化的原理。 比较上述各种体系结构的定义,可以发现,尽管各种定义都从不同的角度关注软件体系结构,研究对象各有侧重,但其核心内容都是软件系统的结构。并且都涵盖了一些实体:构件、构件之间的交互关系、构件和连接件构成的拓扑结构、设计原理与指导方针。同时,这些实体应该满足一定的限制,遵循一定的设计规则,能够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演化。以这些实体为基础,软件休系结构能够从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反映组成系统的构件、构件之间的交互,以及构件与构件交互所形成的拓扑结构。而且,软件体系结构应能为体系系统开发中的重要设计决策,提供不同角度的视图,便于不同角色人员之间的交流。软件在进化过程中,对系统的需求会不断发生变化,对于常用的软件体系结构,往往需同步对系统构架进行修改;而正交软件体系结构中,由于线索的正交性,每一个需求变动仅影响某一条线索,而不会涉及到其他线索。这样,就把软件需求的变动局部化了,产生的影响也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具有易于构建、便于开发与维护等优势。主要体现在: (l) 结构清晰、易于理解。正交软件体系结构的形式有利于理解。线索功能相互独立,不进行互相调用,结构简单、清晰。构件在结构图中的位置显示了它所实现的抽象级别和功能。 (2) 易修改、可维护性强。线索之间的相互独立性使得对一个线索的修改不会影响到其他线索。因此,当软件需求发生变化时,可以将新需求分解为独立的自需求,然后以线索和其中的构件为主要对象分别对各自需求进行处理,便于软件维护。 (3) 可移植性强正交结构可以为一个领域内的所有应用程序所共享,这些软件有着相同或类似的层次和线索,可以实现体系结构级的重用。 (4) 结构容易调整。系统功能的增加或减少,只需相应的增删线索组件族,而不影响整个正交体系结构,因此能方便的实现结构调整? ? ? 优点:B/S结构的”零客户端“方式,使组织的供应商和客户的计算机方便地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客户端,进而在限定的功能范围内查询组织相关信息,完成与组织的各种业务往来的数据交换和处理工作,扩大了组织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功能覆盖范围,可以更加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同时应用程序维护的工作量也大大减少。 ? ? ? 缺点:B/S体系结构缺乏对动态页面的支持能力,没有集成有效的数据库处理功能;B/S体系结构的系统扩展能力差,安全性难以控制;采用B/S体系结构的应用系统,在数据查询等响应速度上,要远远低于C/S体系结构;B/S体系结构的数据提交一般以页面为单位,数据的动态交互性不强,不利于在线事务处理。 “4+1”视图角度分析系统 4+1”模型新闻发布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分析。Kruchten在1995年提出了“4+1”的视图模型。[4]“4+1”视图模型从5个不同的视角包括逻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和场景视图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每一个视图只关心系统的一个侧面,5个视图结合在一起才能反映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的全部内容。 (1) 逻辑视图 逻辑视图(logic view)主要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即系统提供给最终用户的服务。在逻辑视图中,系统分解成一系列的功能抽象,这些抽象主要来自问题领域。本系统根据功能需求进行初步设计,进行大粒度的职责划分和逻辑视图设计如下。 应用层:负责设备状态的显示,提供模拟控制台供用户发送调试命令 表示层:使用通讯层和嵌入层进行交互 会话层:负责在RS232协议之上实现一套专用的“应用协议” 逻辑层:当应用层发送来包含调试指令的协议包时,由通讯层负责按RS232协议将之传递给嵌入层 持久连通层:当嵌入层发送来原始数据时,由通讯层将之解释成应用协议包发送给应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