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实量控制技术--主体结构教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墙柱板及梁侧模板为≥18mm厚黑模板或竹夹板,禁用红模板;
楼板采用50X100mm的标准进口木枋,墙柱竖愣采用槽钢;
正负零以上楼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架,推荐采用轮口式脚手架;模板的尺寸由项目部技术负责提供的模板加工图统一加工,加工好的模板堆放整齐,标明尺寸,严禁平板锯上楼层。;楼板支撑立管纵横向间距≤1.2m,扫地杆距楼面≤200mm,中间水平拉杆步距≤1.8m。 ;梁柱加固使用槽钢代替方木,间距小于150mm,提高了刚度,确保墙面垂直度。;最上面一排螺杆离顶部小于300,下部螺杆离地小于200 mm,中间按500mm一道,下部两排螺杆应采用双螺帽。;墙面采用6道螺杆;柱子阴角部位采用山型卡加固,有效的防止胀模,阴角部位采用20公分水泥支撑条支撑,转角部位严禁使用扣件加固;按照施工控制线预留墙模板位置,在地面上钉18mm厚模板,再安装墙模板,有效控制砼漏浆。 ;模板下???方木摆放采用进口方木,方木统一通长摆放,同一块模板空间严禁两根方木搭接摆放。
;平板支撑方木采用通长进口方木,无搭接情况,间距小于15mm,均匀分布,有效的控制了天花平整度。;二、主体结构技术控制措施;Page ? *;梁与柱交接部位,采用梁侧板伸至柱子转角处通长做法,防止梁与柱出现平整度错位;梁侧模较底模伸出50mm,将方木深入侧模内,梁侧两边用方木压边,用步步扣加固50CM一道,有效保证梁截面及漏浆问题。;Page ? *;Page ? *;Page ? *;Page ? *;Page ? *;Page ? *;Page ? *;Page ? *;Page ? *;Page ? *;Page ? *;Page ? *;改进建议;三、砼工程实测实量改进建议及优秀做法;三、砼工程实测实量改进建议及优秀做法;改进建议;改进建议;改进建议;;三、砼工程实测实量改进建议及优秀做法;班组排架支撑现场及时交底;铺设平板时再次进行技术交底,控制模板的板缝与尺寸;*;*;*;*;THANK YOU!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