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临床路径Microsoft Word.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手足口病临床路径
一、手足口病临床路径住院流程
第一诊断为手足口病。
二、诊断依据
根据山东省卫生厅《手足口病临床诊断依据及处理流程》、《手足口病及其并发症治疗指导原则(试行)》、烟台市卫生局《手足口病培训》
1.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包括流行病学、皮肤、粘膜丘疹、疱疹等,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2.出现重症时医务科组织专家组会诊治疗。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山东省卫生厅《手足口病临床诊断依据及处理流程》、《手足口病及其并发症治疗指导原则(试行)》、烟台市卫生局《手足口病培训》
1.一般治疗:隔离、休息、清淡饮食。
2.对症治疗:物理降温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布洛芬制剂。
3.病因治疗:应用利巴韦林、热毒宁或痰热清抗病毒治疗。
4.并发较轻呼吸道感染时酌用抗生素。
5.心肌酶升高者应用果糖二磷酸钠或磷酸肌酸静注。
6.有重症倾向者或神经系统受累阶段应用甘露醇、丙种球蛋白、激素治疗,以及其他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并密切监护。
7.心肺衰竭阶段: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确保两条静脉通道的畅通;监测生命体征;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限制液体入量;头肩抬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插胃管、导尿(禁止压迫膀胱排尿);应用降颅压药物,应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管活性药物;其他支持对症治疗。
四、重症病例治疗其他要求
发生重症病例(如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衰竭、脑膜脑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时,医务科组织专家组会诊协助治疗。
五、标准住院日为6-9天,重症倾向病例或重症病例时间延长。
六、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手足口病诊断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七、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必须完成的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心肌酶谱、肝肾功能、血糖、C-反应蛋白;
2.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可选择:
(1)心电图
(2)胸正侧位
(3)血气分析
(4)脑电图、腰穿、脑脊液检查
八、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皮肤粘膜损害明显减轻、消失。
2.心、肺、神经系功能稳定。
3.血常规、肝功能、心肌酶谱正常范围。
二、手足口病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手足口病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6-9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完成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完成入院病历及首次病程记录
拟定检查项目
制订初步治疗方案
对患儿父母进行有关手足口病的宣教
向患儿父母交待病情
重症病例,通过医务科请院内手足病专家组会诊,制定抢救方案,必要时请上级专家组会诊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下一步诊疗计划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如需腰椎穿刺术,完成穿刺记录
重症病例,通过医务科请院内手足病专家组会诊,制定抢救方案,必要时请上级专家组会诊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留陪人
半流、清淡饮食
口腔、皮肤护理
抗病毒药物
酌用抗生素
支持对症
如有重症趋势,应用甘露醇、丙种球蛋白、激素等药物
重症病例,依照专家组会诊意见
临时医嘱:
血、尿、大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血糖、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
必要时检查心电图、胸片、脑电图、血气分析等
物理降温,或布洛芬、中药等 长期医嘱:
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留陪人
半流、清淡饮食
口腔、皮肤护理
抗病毒药物
酌用抗生素
支持对症
□ 如有重症趋势,应用甘露醇、丙种球蛋白、激素等药物
重症病例,依照专家组会诊意见
临时医嘱:
根据病情需要下达
必要时,腰椎穿刺术、脑脊液常规检查
主要
护理
工作 入院宣教
健康宣教:疾病相关知识
根据医生医嘱指导患儿家长完成相关检查
病情变化写交接班记录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正确执行医嘱
认真完成交接班
如腰穿,术后观察病情变化:神志改变、生命体征、穿刺点渗血、渗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并记录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3-5天 住院第6-9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历记录
病情分析、评价治疗效果
重症病例,通过医务科请院内手足病专家组会诊,制定抢救方案,必要时请上级专家组会诊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患儿可以出院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出院记录、出院证明和病历首页填写
通知出院
向患儿家长交待出院注意事项及随访时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