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腹部早二叠纪—晚石炭纪火山岩的构造背景分析-地质科学.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 质 科 学
2012年 10月 CHINESEJOURNALOFGEOLOGY 47(4):1005—1015
准噶尔盆地腹部早二叠纪—晚石炭纪
火山岩的构造背景分析
1 2 2 1 2
邵 雨 张顺存 史基安 支东明 孙国强
(1.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2.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
摘 要 从中生代到新生代,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连续沉积,缺少腹部地区的样品,因此准噶
尔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常集中于盆地周围的褶皱造山带。本文通过对早二叠纪—晚
石炭纪钻井岩心样品的地球化学、岩石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许多钻井的不同层位
中,都发育着表明水上喷发环境的褐色凝灰岩;2)准噶尔盆地腹部早二叠纪—晚石炭纪火山
岩主要是碱性玄武岩、安山岩及少量的流纹岩,样品的大部分以高碱为特征,反映了喷发于陆
上增厚地壳的构造背景;3)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主量和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晚古生代
准噶尔盆地腹部属于大陆构造背景。石炭系火山岩的底部也许存在许多的古老陆块基底。
关键词 上石炭统—下二叠统火山岩 准噶尔盆地 陆块基底 构造背景 地球化学
中图分类号:P542,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63-5020(2012)04-1005-11
不同的地质学家都对新疆北部的构造进行过研究,对准噶尔地区的演化也进行了少
量的研究,如古亚洲洋的不同发育阶段(Dobretsovetal.,1995;Kovalenkoetal.,2004);
早古生代大量发育的蛇绿岩带、变质混杂岩,现今准噶尔盆地的古生代火山岩配置(陈哲
夫等,1993;梅厚钧等,1994;李锦轶,1995;高俊等,1997;何国琦等,2001;Wanget
al.,2003;梁云海等,2004;Xiaoetal.,2004);北天山沉积物中的复理石和微量化石
(晋慧娟等,1989);从二叠纪开始的准噶尔盆地西部大范围的逆冲推覆构造(兰廷计,
1986);准东克拉美丽地区石炭系滴水泉组的孢粉研究(王蕙,1989)等。这些研究表明:
从中古生代到晚古生代,准噶尔地区的构造背景处于大洋闭合、消亡阶段。然而,对准噶
尔地区基底的性质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有3种观点:1)准噶尔盆地是湖盆体系的残留,底
下依然有洋壳存在(李晋光,1992);2)准噶尔地区基底存在古老的陆块(或称陆壳,下
同)(杨宗仁等,1986;韩宝福等,1999;李锦轶等,1999;左龙凭等,1999;张季生等,
2004);3)准噶尔地区基底是由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拼合形成的
(郑建平等,2000;王方正等,2002;曾广策等,2002)。
此外,从中生代到新生代,准噶尔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一个叠合盆地,
盆地周缘演化成了褶皱山系,盆地腹部被相当厚(平均为 2~3km)的连续沉积物覆盖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准噶尔盆地深层火山岩储集体形成演化与分布预测”(编号:2011ZX0500800340)资助。
邵 雨,男,1962年9月生,博士,高级工程师,地球物理学专业。Email:shaoyu@petrochina.com.cn
张顺存,男,1973年 11月生,博士,副研究员,储层地球化学与储层地质学专业。本文通讯作者。Email:
zhangshuncun@126.com
2012-05-26收稿,2012-08-21改回。
1006 地 质 科 学 2012年
(Fengetal.,1989)。由于获取盆地腹部样品困难,几乎所有的研究都集中于盆地周缘褶
皱山系的露头上,关于盆地腹部的报道较少。本文讨论了盆地腹部岩心样品的岩石学特
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并试图解释该区域的构造背景及石炭系火山岩喷发以前准噶尔地区
基底存在古老陆块的可能性。
1 区域地质背景
准噶尔盆地是新疆第二大盆地,由海西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