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性的制图工具+交互图+一种软件工程设计人员必学习的内容.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鲁棒分析—寻找控制对象和实体对象 新添两个逻辑:一是基本事件流中的步骤2、3要求根据用户选择的类别,自动获得书号;二是当书名重复性检查没有通过(有重名),则应返回要求其重输 构建交互模型 转换成通信图 Agenda 交互与交互图 如何阅读交互图 如何绘制交互图 交互图应用说明 定时图 本章小结 交互模型的类型与演变 分析阶段的交互模型 工作方法:针对用例图中的每个用例,并结合领域模型中的类,寻找分析类,并通过Robustness分析来理清业务逻辑流程,再用交互模型将其确定下来 注意:主要关注于区分出边界对象、实体对象和控制对象,暂时不要考虑其具体的实现类 说明:对于较复杂的用例,可以按上述的流程逐渐地进行分析、设计、实施;但对于比较简单的用例而言,也是可以直接从用例描述中导出设计阶段交互模型 分析阶段的交互模型之后 引入基础类:包括基础框架、程序库等 质量评审:-- 低耦合:耦合性是指两个类之间的连接强度-- 高内聚:内聚性是指一个类的属性与方法高度集成-- 效率:解决方案的执行效率是否满足系统的需求-- 完整性:是指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重复使用-- 简单性:类越简单,出错的可能性越小,系统的灵活 性和可维护性也越好 优化类设计:设计模式与重构 设计阶段的交互模型 交互建模要点 在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基础类、优化类设计之后,必然会获得新的类模型(设计模型),因此就可能需要基于新引入的“设计类”来更新交互模型,以获得与实际代码相吻合的模型 给出一个能表达其目的的名称;通过修改元素的布局,尽量避免交叉线的存在;可以通过注解和颜色作为可视化提示,以突出图形中的重要特性;尽量少用分支,对于分支很多的场景,可以考虑用活动图来补充 Agenda 交互与交互图 如何阅读交互图 如何绘制交互图 交互图应用说明 定时图 本章小结 定时图与顺序图的区别 坐标轴交换了位置,改为从左到右来表示时间的推移 用生命线的“凹下凸起”来表示状态的变化,每个水平位置代表一种不同的状态,状态的顺序可以有意义、也可以没有意义 生命线可以跟在一根线后面,在这根线上显示些不同的状态值 可显示一个度量时间值的标尺,用刻度表示时间间隔 Agenda 交互与交互图 如何阅读交互图 如何绘制交互图 交互图应用说明 定时图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首先介绍了交互的概念,并延伸出UML中的4种交互图 以为“从订单生成送货单”场景绘制的顺序图为例,介绍了对象与角色、生命线与控制焦点、消息、顺序编号、循环与分支、交互片断操作符等基本概念 以等价的通信图为例,介绍了通信图的基本概念 演示了如何采用Robustness分析法,从一个用例的事件流描述中导出相应的交互模型 讨论了交互模型的实际应用 介绍了定时图的基本特点 1.顺序图 约束--选择项 图 9:包括选择项组合碎片的一个序列图片段 1.顺序图 约束--选择项 阅读选择项组合碎片很容易。图 9 是图 7 的序列图片段的再加工,但是这次它使用一个选择项组合碎片,因为如果Student的逾期平衡等于0,需要传递更多的消息。按照图 9 的序列图,如果Student的逾期平衡等于零,然后传递addStudent,getCostOfClass和chargeForClass消息。如果Student的逾期平衡不等于零,那么在选择项组合碎片中,序列不传递任何一个消息。 1.顺序图 约束--循环 在 UML 2 中,为一个重复的序列建模已经改良,附加了循环组合碎片。 循环组合碎片表面非常类似选择项组合碎片。你画一个框架,在框架的 namebox 中放置文本“loop”。在框架的内容区中,一个生命线的顶部,循环约束 6 被放置在左上角。然后循环的消息序列被放在框架内容区的其余部分中。 在 一个循环中,除了标准的布尔测试外,一个约束能测试二个特定的条件式。特定的约束条件式是写作“minint = [the number]”(例如,“minint = 1”)的最小循环次数,和写作“maxint = [the number]”(例如,“maxint = 5”)的最大循环次数。通过最小循环检验,循环必须运行至少指定次数,而循环执行次数不能达到约束指定的最大循环次数。 1.顺序图 约束--循环 图 10:包括循环项组合碎片的一个序列图片段 1.顺序图 引用另外一个顺序图 当做序列图的时候,开发者爱在他们的序列图中,重用存在的序列图。 在 UML 2 中开始,引进“交互进行”元件。由此能组合(重用)较简单的序列,生成比较复杂的序列。 一个交互进行元件使用一个框架绘制。文字“ref”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