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 九上课外古诗后四首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外古诗四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借助注释,独立学习,正确理解本首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通过层层诵读方法的指导,初步感受诗人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难点: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迁移练习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学习《咸阳城东楼》《无题》
一、学生展示:
1、《咸阳城东楼》简介:《咸阳城东楼》是唐代诗人 HYPERLINK /item/%E8%AE%B8%E6%B5%91 \t /item/%E5%92%B8%E9%98%B3%E5%9F%8E%E4%B8%9C%E6%A5%BC/_blank 许浑的作品。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2、无题诗古人的代表非李商隐莫属,李商隐的无题诗在《 HYPERLINK /item/%E5%85%A8%E5%94%90%E8%AF%97/498420 \t /item/%E6%97%A0%E9%A2%98/_blank 全唐诗》中共收入了十六首,另外,还有许多诗以篇首或句中二字标题,如《锦瑟》、《为有》、《碧城》等。
二、整体感知:
1、多种形式朗读诗歌:教师范读、学生个读,赛读。
2、交流阅读感受。
三、课堂提升:
学习《咸阳城东楼》
1、小组合作,对照注释翻译全诗。
明确: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夕阳西下时分登上城楼,当时浓云从蟠溪上空涌来,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两朝故都,已成草树疯长的田野;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虫鸣,不识兴亡。
2、分析“一上高楼万里愁”的“愁”含义和作用。
明确:愁,思乡,怀古。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以“愁”开篇,其后交待“愁”的缘由(用首句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
3、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明确:颈联晚眺近景,虚实结合(或从“视听结合”的角度分析也可);强调过去的禁苑深宫,现今只是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蝉不识兴亡,依然如故(或:今昔对比)沧桑的世事,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或“引发诗人的思古幽情”)
4、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明确:官宦在外,思念家乡;国势动荡,危机四伏;江山依旧,世事沧桑。
5、背诵全诗。
学习《无题》
1、小组合作,对照注释翻译全诗。
明确: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2、诗句四联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呢?请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归纳。
明确:本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创作的一首爱情诗。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全诗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诗中融入了诗人切身的人生感受。
3、概括归纳本诗主旨?
明确:本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了两个爱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又彼此思念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赞颂。
四、背诵并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行香子》《丑奴儿》
一、学生展示:
1、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52964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秦观(1049~1100),字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52964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少游、太虚,号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52964ss_c=ssc.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