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第3章课件剖析.ppt

发布:2017-01-16约2.56万字共1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运输层 * TCP时延模型 (3) 运输层 * TCP时延模型 (4) 对无穷大对象,计算空闲次数Q是类似的. 回想 K = 包含对象的窗口数量 我们如何计算 K ? 运输层 * HTTP构模 假设Web 页面有下列组成: 1 个基本的HTML页面 (O bits的大小) M个图片 (每个 O bits的大小) 非持久HTTP: M+1个连续的TCP 连接 响应时间 = (M+1)O/R + (M+1)2RTT + 空闲时间总和 持久HTTP: 2 RTT 用于请求和接受基本HTML 文件 1 RTT用于请求和接受 M个图片 响应时间 = (M+1)O/R + 3RTT + 空闲时间总和 有X个并行连接的非持久HTTP 假设 M/X为整数. 1 TCP 连接用于基本文件 M/X 个并行连接的集合用于图片. 响应时间 = (M+1)O/R + (M/X + 1)2RTT + 空闲时间总和 运输层 * HTTP 响应时间 (秒) RTT = 100 msec, O = 5 Kbytes, M=10 and X=5 对于窄带, 连结和响应时间由传输时间确定 持久连接仅比并行连接有少许改进. 运输层 * HTTP 响应时间 (秒) RTT =1 sec, O = 5 Kbytes, M=10 and X=5 对较大的 RTT, 响应时间是TCP建立连接和慢启动时延决定。 持久连接此时则能有重大改进: 特别对于高时延宽带积的网络 运输层 * 第三章 小结 运输层服务依据的原则: 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 可靠数据传送 流量控制 拥塞控制 连接管理 因特网中的实例和实现 UDP TCP 下一章: 离开网络的 “边缘” (应用层,运输层) 进入网络的“核心” * * * * * * * * * * * * * * * * * * * * Kurose and Ross forgot to say anything about wrapping the carry and adding it to low order bit * * * * * * 运输层 * 第3章 要点 3.5 面向连接的传输: TCP 报文段结构 可靠数据传输 流量控制 连接管理 3.6 拥塞控制的原则 3.7 TCP拥塞控制 机制 TCP吞吐量 TCP公平性 时延模型 3.1 运输层服务 3.2 复用与分解 3.3 无连接传输: UDP 3.4 可靠数据传输的原则 rdt1 rdt2 rdt3 流水线协议 运输层 * 拥塞控制原理 拥塞: 非正式地: “太多的源发送太多太快的数据,使网络来不及处理” 不同于流量控制! 表现: 丢包 (路由器缓冲区溢出) 长时延 (路由器缓冲区中排队) 网络中的前10大问题之一! 运输层 * 拥塞的原因与开销: 情况1 两个发送方, 两个接收方 一个路由器, 无限缓冲区 不重传 拥塞时时延增大 可达到最大吞吐量 无限的共享式输出链路缓冲 主机A lin : 原始数据 主机B lout 运输层 * 拥塞的原因与开销 : 情况2 一个路由器,有限缓冲区 发送方重传丢失的数据分组 有限的共享式输出链路缓存 主机 A lin : 原始数据 主机 B lout l‘in : 原始数据 +重传数据 运输层 * 拥塞的原因与开销: 情况2 (续) 通常: (吞吐量) 仅当丢失丢包时,需要“完美的” 重传 : 迟延的分组(而不是丢失)的重传使得 比(同完美情况相比) 更大 l in l out = l in l out l in l out 拥塞的“代价”: 比额定的“吞吐量”做更多的工作 (重传) 不必要重传: 链路承载分组的多个拷贝 运输层 * 拥塞的原因与开销: 情况3 四个发送者 多跳路径 超时/重传 l in 问题: 随着 和 的 增加将发生什么情况 ? l in 有限的共享式输出链路缓存 主机 A lin 原始数据 主机 B lout l‘in : 原始数据, +重传数据 运输层 * 拥塞的原因与开销: 情况3 (续) 另一个拥塞的“开销”: 当分组丢失时, 任何用于传输该分组的上游传输能力都被浪费! Host A Host B lout 运输层 * 拥塞控制方法 端到端的拥塞控制: 不能从网络得到明确的反馈 从端系统根据观察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