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竣工总结概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改建工程
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改建工程。设计里程桩号为:K0+000~K6+000, 全长6公里,是在现有道路基础上,以旧路面改造为主,局部急弯和连续弯危险路段裁弯取直。沿线属于山岭重丘区。起点位于*************,起点桩号:K0+000,终点位于***************,终点桩号:K6+000。工程于2011年10月全面完工。
工程责任主体各方分别为:建设单位是**********,设计单位是广东省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监理单位是****************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是*************工程有限公司,监督单位是****************。检测单位是****公路工程质量监测站。路基宽度为10米、11米,其中混凝土宽度为8米、7米,土路肩宽2×0.75米,弯道超高方式采用沿中轴旋转,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坡采用1.5%,土路肩横坡采用2.5%。路面结构为厚15cm厚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为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面层为厚23cm厚C35混凝土面层。施工路段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且弯多坡徒,道路线形指标较低,地势起伏较大。完成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
表1 主要工程数量表
项目名称 单 位 工程数量 备 注 伐树、挖根、除障 km 凿碎旧砼路面 m2 挖土方、淤泥 m3 挖石方 m3 运土石方 m3 路基土方填筑 m3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m M7.5浆砌片石挡土墙 m3 M7.5浆砌石水沟 m3 盖板涵 清基 m3 砌体 m3 钢筋 T C15砼 m3 C30砼 m3 回填石渣 m3 石碴垫层 m2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m2 水泥混凝土面层 m2 路面补强钢筋 T 培路肩、整修上下边坡 m3
三、质量管理情况
(一)质量管理措施
1、技术交底制度
工程开工前,在完成与业主设计单位的技术交底后,组织一次内部的技术交底,并由各专业施工队的主任工程师向该队的技术人员传达。在每道工序开工前,工程部组织一次面向操作人员的技术要点交底,质检工程师详细说明质量要求。工序交接时,上道工序的施工班必须向下道工序的施工班作详细的交底。轮班作业的班组,换班时,离岗的班组必须向接岗的班组作详细的交底。
持证上岗制度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必须持有与其岗位相适应的资格证,电工和机械操作手必须持相应的操作证。
原材料验收制度
材料验收工作由试验室配合仓库完成。试验室负责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和测试。仓库负责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进场(入库)签收工作,对无出厂铭牌无出厂日期标志超过质量保证期限试验检测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拒绝签收。
工程质量检查制度
各施工队的质检组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检查。部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评比,对施工质量优良的施工队进行奖励,对施工质量未达标的施工队进行处罚,勒令其限期整改和返工。为。
(一)施工安全组织管理
1、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各级生产指挥系统均是分阶段确定安全生产责任,项目经理为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使之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标准化。
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把安全措施贯穿到生产的全过程中去。
3、坚持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员(工长)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根据施工方案有针对性的对班组所施工的位置进行交底,做到交底有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签字,以此增加双方责任。
4、坚持安全生产教育
这是治本的手段,所以必须长期坚持,并广泛、深入地进行。凡施工队伍进入施工现场前,都进行了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二)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临时住地
施工人员临时住地、办公室和其他施工生活场地的环境管理是搞好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我公司对此给予很大的重视。
2、水的保护及防止水污染措施
(1)施工期间,施工废料如水泥、油料、化学品堆放,进行严格管理,防止雨季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相应的水域,造成污染。
(2)施工中加强对路基填土的保护,防止填土被雨水或其他水冲刷,流入农田、鱼塘、河流等。
3、尘埃控制管理措施
(1)施工前采取足够的预防措施,防止尘埃对河流、池塘、农田和环境卫生设备造成污染。
(2)施工现场尘埃较大时,定期用洒水车洒水,使尘土飞扬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尘埃不影响场外环境。
(3)按劳动保护条例,为工地操作人员装备各种尘埃防护设施。
4、噪音管理措施
(1)居民居住地段,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可能将噪音大的作业安排在白天,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须在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