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能量收集概论.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No.8,201
Tbchnology
EquipmentManufactring
压电能量收集概论
何远钦
(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l005)
摘要:介绍了压电能量收集的基础理论,对压电材料、方程、结构等进行说明和比较。
关键词:压电能量收集;压电效应;振子联接方式;理论
中图分类号:TM91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各种新材料、电出现,形成电场;当外力消失时,材料又重新回复到
子技术的发展,各种无线电传感器设备大量出现。在 原来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如图1(a)所示。
能源供应上却始终采用传统的化学能电池,虽然新 相反,如果这些物质置于电场中,其几何尺寸也发生
材料、新技术使电池的寿命更长,但由于其需要经常 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如图l㈣所示。
更换或充电、环境恶劣、不易回收等,使得其应用受到
一定程度的限制。为此,各国研究者开始寻求用微型 主皇主主皇童童/
发电机来替代电池,各种新型的微型发电机的研究,
成为国际能源研究的热点。
振动能是一种存在范围很广的能量形式,可以说
+}·+}++}
振动源无处不在,因而研究振动能量收集技术,具有
普遍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科研机构对基 释放电荷\
于振动的能量收集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振 (a)正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
动中获取能量是可行的,其产生的能量在微瓦到毫瓦 图1压电效应示意图
之间,但对于MEMS等一些微功耗系统已经足够。 压电材料极化前,是具有对称中心的立方体,表
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电能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有3 现为各向同性的结构。在各向同性的晶体内,由于它
种:静电式、电磁式和压电式。 是中心对称的结构,内部各电畴的自发极化方向是
压电式通过压电效应,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这 无规则的,物理无穷小体积内(仍包含大量电畴)总电
种方式通常采用悬臂梁结构并在悬臂独立端上放置 矩为零,即极化强度为零,所以不具有压电性。
质量块来构成振荡系统。与上述其他两种能量转化 压电材料要获得压电效应,必须使其极化。通过
方式相比,可以达到更高的能量密度。压电式具有很 施加强电场的方法,使各向同性的多晶体压电陶瓷
多优点:不需要初始电压,不受电磁干扰,不发热,产 获得极性,变成了永久性压电体的过程称为“极化”
生电压较大无需变压器变压,并且易加工制作和实 过程。极化处理后,晶体的结构变为各向异性的结
现结构上的集成化、小型化等,所以尤其适用于各类 构,电偶极子的特性,取决于正负离子间的距离,当
传感以及监测系统。 有机械应力作用时,应力改变了正负电荷间的相对
位置,因此电偶极子的叠加和不为零,晶体表现出压
1 压电效应 电特性。
1880年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兄弟在研究2压电材料
一石英晶体的物理性质时发现:当其受到外力时,不
仅几何尺寸发生变化,而且内部极化,表面上有电荷 早期应用的压电材料,是单晶压电材料如石英、
收稿日期:2011-05—19
作者简介:何远钦(1988一),男,安徽六安人,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压电能量收集研究。
56
万方数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