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院感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2024年院感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答案:C
解析:洗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通过洗手可以去除手部的污垢、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环境消毒、合理使用抗菌素和隔离传染病人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但相对而言,洗手更为基础和关键。
2.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A.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
B.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C.新生儿经产道时获得的感染
D.手术后切口感染
答案:B
解析: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新生儿经产道时获得的感染、手术后切口感染等都属于医院感染的范畴。
3.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根据相关规定,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4.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正确的顺序是()
A.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
B.手指,指缝,手背,手掌,腕部,前臂
C.前臂,腕部,指甲,指缝,手指,手背,手掌
D.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缝,手背
答案:A
解析: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的正确顺序是: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这样可以确保全面、有效地清洁手部各个部位,减少病原体的残留。
5.用含氯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进行消毒时,有效氯浓度及作用时间分别为()
A.250mg/L,10-30分钟
B.500mg/L,10-30分钟
C.250mg/L,30-60分钟
D.500mg/L,30-60分钟
答案:B
解析:用含氯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进行消毒时,一般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剂,作用时间为10-30分钟。
6.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A.≤5μm
B.≥5μm
C.≤10μm
D.≥10μm
答案:A
解析: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这些微粒子可以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并随着空气的流动扩散到较远的距离。
7.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的隔离标志分别为()
A.粉色、黄色、蓝色
B.黄色、粉色、蓝色
C.蓝色、粉色、黄色
D.黄色、蓝色、粉色
答案:B
解析:隔离病室的隔离标志规定为:空气传播隔离标志为黄色,飞沫传播隔离标志为粉色,接触传播隔离标志为蓝色。
8.预防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措施错误的是()
A.集尿袋应保持低于膀胱水平,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B.保持引流的密闭性,不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接口
C.应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D.应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
答案:C
解析:预防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不应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因为长期或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增加耐药菌的产生和感染的风险。其他选项如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保持引流的密闭性、保持尿道口清洁等都是正确的预防措施。
9.下列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的是()
A.体温表
B.胃肠道内窥镜
C.膀胱镜
D.喉镜
答案:C
解析:高度危险性物品是指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膀胱镜等。体温表、胃肠道内窥镜、喉镜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
10.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
A.不用洗手
B.应进行手卫生
C.没必要洗手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医务人员在上述情况下应进行手卫生,包括洗手和卫生手消毒,以减少手上病原体的传播,预防医院感染。
11.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答案:C
解析: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