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有效管理策略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有效管理策略研究【摘 要】财务风险的存在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此,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管理,应正确认识财务风险,增强防范意识,并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防范管理体制,完善内控制度,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加强资金管理等措施,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界定及成因分析
(1)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大致分以下两种:一是广义的财务风险观,另一个是狭义的财务风险观。前者认为,财务风险就是在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导致企业资金运动中断,进而使得企业的实际经营绩效与预计目标发生偏离,使企业遭受损失。这种观点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涉及到企业资金周转运动的各个方面、企业生产运作的各个环节,是企业营运风险货币化的集中反映。后者认为,财务风险就是筹资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举债经营而产生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的可能性。西方国家多持此观点,国内不少财务管理的教材或文章也广泛引用。笔者认为,企业财务活动是资金筹集、投资、收回、分配等活动环节的有机统一,筹集资金是财务活动的开始,仅是财务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必须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财务的总体观念出发,否则,难以正确指导财务管理的实践。因此,从广义上定义财务风险,更符合人们对财务概念的理解,更利于人们从更宽广的角度来探究财务风险并寻求解决对策。(2)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是各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对此有充分的了解,则无疑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其发生及影响程度。归纳起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风险意识淡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管理体制不健全,财务风险的防范缺乏组织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缺失或不健全,增加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引发财务风险;资金管理薄弱,企业财务安全得不到保障;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等等。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管理策略
(1)正确认识财务风险,增强防范意识。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要对财务风险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防范和控制意识,以期对实践活动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企业管理层应致力于在文化层面上加强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把风险管理的观念和行动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建立起全面整体的风险观。(2)建立财务风险防范管理体制,完善内控制度。建立财务风险防范管理体制可使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得到组织保障,企业应通过设置专门机构、配备高素质人员等来提高企业防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企业还应建立起对财务风险的问责制度,使管理者、职工和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实行责任机制、权利机制和激励机制相结合的风险防范制度,从而有效防御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任何组织都希望在一种有条不紊的高效的方式下开展业务活动,它们需要一些控制来尽量减少决策失误和工作中的缺陷,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有利于及时防范企业运营中的各类风险隐患。有效的内部控制至少包括以下五项基本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交流与沟通、内部监督。(3)构建全面、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为了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企业有必要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经营信息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企业财务及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将可能产生的风险信号尽快向管理层进行警示与反馈,以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动态应变防范策略,最大限度地减轻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害。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有效对企业的潜在风险进行预警,是现代企业预测和防范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4)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防止决策风险。决策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导致财务风险的一个根本因素。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针对决策项目的评价系统,对每一项决策要有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在项目启动后,就开始着手监控并分析评价,尽可能地将财务风险化解于萌芽时期,以避免风险损失。如果辅以责任追究,则对防止决策风险更加有利。(5)加强资金管理。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加强资金管理对于优化企业结构,促进企业资金良性循环,构筑企业财务安全,降低财务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资金管理,一是要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将资金控制贯穿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二是强化筹资管理,平衡企业的资本结构。切实做到企业筹资中自有资金与对外融资的结构合理,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有机协调,投入与产出比例匹配,商品变现与偿债时间数量的同步。三是合理调度资金,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