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项目海绵城市建设评估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项目海绵城市建设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
年月日
工程概述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许昌市饮马河区,许州路以西,魏文路以东,永昌东路以南。规划面积约11.29万平方米。
根据《许昌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年)》饮马河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5.2%,再结合本项目区域位置、用地性质及周边地块海绵城市建设条件,流域建设目标,确定本项目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总平面图
编制依据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海绵城市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DB》
《许昌市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和污泥处置设施专项规划(2015~2030)》
《许昌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年)》
编制范围及内容
编制范围
本项目为海绵化建设新建工程,主要利用低影响开发设施对小区内雨水进行“渗、滞、蓄、净、用、排”等方面的设计,以实现海绵化建设总体目标。
编制内容
本设计主要内容为海绵城市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
编制原则
①遵守国家对环境保护及城市给水排水设计的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②以许昌市发改委、城乡建设委员会、环保等部门的有关文件为依据。
③服从学习总体规划和建设要求,充分结合校区现状。
④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精心编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⑤全面贯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加强城市雨水径流源头控制,合理确定本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目标和详细的技术措施,实现区域海绵化总体目标。
自然条件及下垫面分析
地形地貌
该地块设计地势整体较平,西南略高。大部分雨水、生活污水由北往南排,最终排向东侧及南侧市政雨污水管网。
小区周边市政雨水管接口为东侧、南侧。南侧接至盘歌路市政管网。
下垫面分析
根据项目用地类型分析,下垫面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停车位用地面积2281.79m2,道路用地面积10248.34m2,铺装用地面积
15372.92m,2
屋面用地面积19440.03m,2
绿地用地面积65608.77m,2绿化
率约为:58.09%。
未做海绵化设计之前,场地外排综合径流系数计算如下:
下垫面类别
雨量径流系数 面积 合径流
(m2)
(m2)
系数
停车位
0.6
2281.79
1369.07
屋面
0.9
19440.03
17496.02
绿地
0.15
65608.77
9841.32
道路
0.88
10248.34
9018.54
0.41
铺装
0.55
15372.92
8455.11
总计
112951.85
46180.06
实际面积计算径流
实际面积
计算径流
外排综
由以上计算可见,项目的绿地面积还是比较大的。
小区排水现状及周边道路排水现状3
小区排水现状及周边道路排水现状
小区排水现状
该地块设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部分雨水、生活污水由北往南排,最终排向东侧及南侧市政雨污水管网。
周边道路排水现状
小区周边市政雨水管接口为东侧、南侧。现有市政雨污水管网位于歌韵路及盘歌路。
存在问题
小区已设计绿地大多为普通绿地,面积大,土壤透水性不高,吸水、蓄水性差,不利于雨水滞留、渗排。当降雨量大时,造成大量雨水排入小区道路,增大路面雨水径流量。
小区已设计图纸广场铺地较多,且大多数为不透水铺装,其径流量较大,不符合海绵城市建设雨水径流源头控制的原则。
经过计算,小区已设计排水设施还无法满足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的最低要求,需增加低影响开发措施,以实现建设目标。
工程建设规模的确定
技术标准
雨水径流量计算公式:W=10×ψc×h×F(m3)式中:W—径流总量(m3)
ψc—雨量综合径流系数h—设计降雨量(mm)F—汇水面积(hm2)
采用项目地暴雨强度公式
i A(1 C
lgP)(mm
min)
(t B)D
A=11.922,B=11.7,C=0.747,D=0.75
降雨历时:t=t1+t2(min)
采用设计参数:设计重现期取P=3a,地面集水时间t1=10min。
不同种类下垫面的径流系数应依据实测数据确定,综合径流系数按下垫面种类加权平均计算:
式中:φz—综合径流系数F—管段汇水面积(m2);
Fi—汇水面上各类下垫面面积(m2);φi—各类下垫面的径流系数;
初期弃流量计算公式:Wi=10×δ×F(m3)式中:Wi—初期雨水弃流总量(m3)
δ—初期径流厚度(mm),一般屋面取2mm,小区路面取3~5mm,市政道路取4~8mm。
F—汇水面积(hm2)
雨水渗透量计算Ws=αKJAsts(m3)
式中:Ws—渗透量(m3)
α—综合安全系数,一般取0.5~0.6;K—渗透系数
J—水力坡度,一般取1;As—有效渗透面积(m2)
ts—渗透时间(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