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和热能.ppt

发布:2018-06-06约1.77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导言 1. 能量越低越稳定,还是能量越高越稳定? 2. 物质在燃烧时,____能转化为__能 3. 什么是化学能?化学能怎样向热能转化? 储存在物质当中的能量,或物体发生化学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 反应物 生成物 断键 形成单个原子 成键 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 稳定 能量低 原子均为 不稳定结构 不稳定 能量高 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 稳定 能量低 吸热 放热 任意一个化学反应,总是包含着吸热与放热两个过程。 怎么理解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呢? 常温常压下,将1mol理想气体分子AB拆开为中性气态原子A和B所吸收的能量(单位为KJ·mol—1)称为键能。 能量是守恒的! 常温常压下,将中性气态原子A和B组成1mol理想气体分子AB时所放出的能量(单位为KJ·mol—1)称为键能。 很显然,这两个能量的数值完全相等 H2(g)+ Cl2(g)=2HCl(g) 断键吸收的能量总和E断=436kJ+243kJ=679kJ 成键放出的能量总和E成=2×432kJ=864kJ 能量变化值=E断—E成=679kJ-864kJ=-185kJ E断E成,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例:已知破坏1mol H-H键、Cl-Cl键分别需要吸收436kJ、243kJ、断裂1mol H-Cl键要吸收432kJ能量,则由H2与Cl2生成1mol HCl总的过程需要( ) A.放热185kJ B.吸热185kJ C.放热92.5kJ D.吸热92.5kJ C E1即为断键吸收的能量 E2即为成键放出的能量 E1 E2 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特点: E断E成, 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不稳定物质变成稳定物质 反应物总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 H2(g)+ I2(s)=2HI(g) 断键吸收的能量总和E断=436kJ+213kJ=649kJ 成键放出的能量总和E成=2×299kJ=598kJ 能量变化值=E断—E成=649kJ-598kJ=+51kJ E断E成,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例:已知破坏1mol H-H键需要吸收436kJ、将1mol固体I2拆成气态I原子需要吸收213kJ、断裂1mol H-I键要吸收299kJ能量,则由H2与固态I2生成1mol HI(g)总的过程需要( ) 吸收25.5kJ热量 E1即为断键吸收的能量 E2即为成键放出的能量 E1 E2 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特点: E断E成, 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 稳定物质变成不稳定物质 反应物总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 例: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kJ B.557kJ C.436kJ D.188kJ C 设氢气中 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x,根据方程式: 2H2(g)+ O2(g)==2H2O(g) 断键吸收的能量总和E断=2x+496kJ 成键放出的能量总和E成=463kJ×4=1852kJ 能量变化值=E断—E成=(2x+496kJ)—1852kJ=-4×121kJ 解得 x=436KJ. 点燃 总结: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分别算E断、E成 2、始终用E断—E成 3、当结果0,为放热;结果0,为吸热 4、也可从图像来看: 山脚到山腰(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吸热 山腰到山脚(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放热 5、也可从稳定性来看: 稳定变成不稳定:吸热 不稳定变成稳定:放热 如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 P-P P-O O=O P=O 键能(kJ·mol-1) 198 360 498 X ①已知 1mol白磷(P4)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s),放出2982 kJ的能量,白磷(P4)、P4O10结构如图,则上表中 X=? P4(s)+5O2(g)=P4O10(s) E断=6×198+5×498 E成=12×360+4X E断-E成=—2982,X=58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