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培育途径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培育途径分析
摘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提升高校自身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从完善科研制度、建设科研团队和平台、加大科研经费投入、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等多方面途径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关键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培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 G 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2(c)-0000-00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has the important function to enhance the Universitys own competitive power. It also has important function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ve country. 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status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city of universities, analyzes the related factors influencing its development.Finnally, it puts forward from perfec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system,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and the platform, increase research funding input, to create a good academic atmosphere etc. various ways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c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scend.
Key words: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influencing factor; cultivating way
从国家政策环境上看,中共十七大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中共十八大提出协同创新战略,明确了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随着知识经济与科技全球化进程,国与国间的竞争日益体现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上,而高校则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力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关系教育、社会和国家的创新能力,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
1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及重要性
目前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涉及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内涵的理解、评测要素、培育对策等方面。
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方面,梅轶群、张燕从科技创新资源的角度.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看作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指高校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将新知识和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推动区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1]闫海燕从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和目的来理解,包括人才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2]刘小明认为科技创新能力包括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环境支持能力构成。[3]
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要素及评测方面,梅轶群、张燕从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角度进行分析,从科技创新的基础实力、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同际交流合作能力五个方面测评。[1]敖慧通过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将其分为科技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与贡献能力、科技创新管理能力和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四个方面。[4]王章豹等从三个模块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分别是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5]刘杰等从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成果产出能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三方面度量。[6]
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策上,学者们从高校管理体制、政策制度创新、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挖掘。
高校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科研人员和师资队伍,有助于提升自身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