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常用化学消毒剂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院常用消毒剂如何正确使用
潘晶晶
灭菌(sterilization)与消毒(disinfection)
灭菌是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过程。包括一切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
国际上规定,灭菌过程必须使灭菌物品污染的微生物的存活概率减少到10-6
消毒是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过程。除芽胞以外的的各种致病性微生物
消毒过程能使人工染菌存活概率减少到10-3
按作用水平分类
消毒药物基本种类
化学消毒方法的主要特点
使用方便,无需特殊设备
适用范围广,各种物品、空气、水、人体和环境等均可使用
节约,一次性投资少
使用方法多样,可浸泡、擦拭、刷洗、喷雾、熏蒸以及与物理因子协同等
存在毒性、腐蚀性、有污染环境的可能性
使用消毒剂时的注意事项
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或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凡被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毒性肝炎、结核、艾滋病、炭疽病等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等污染的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
注意温度、湿度、酸碱度、化学拮抗物质、水质的硬度等因素的影响
加强个人防护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消毒剂溶液浸泡、擦拭、喷洒或进行气溶胶喷雾
熏蒸。主要有杂环类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以及含氯消毒剂
直接用药物粉剂处理。主要为含氯消毒剂
甲醛
一种古老的灭菌剂,被称为第一代化学灭菌剂的代表
优点是灭菌效果可靠
缺点是有刺激性气味,作用慢,对人有致癌作用
甲醛气体用于怕热、怕湿物品的灭菌或消毒,不宜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必须在(低温蒸汽)甲醛消毒灭菌箱中进行,灭菌箱必须有良好的甲醛定量加入和气化装置
戊二醛
是第三代化学灭菌剂的代表,被称为冷灭菌剂
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等特点。缺点是作用较慢
主要用于对耐湿忌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浸泡消毒与灭菌
种类:
pH值 :酸性、中性和碱性
包装:三元和一元
气味:有刺激性醛味和低刺激性醛味
环氧乙烷
又名氧化乙烯,为气体杀菌剂,杀菌谱广,杀菌力强,属灭菌剂。是目前最主要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
环氧乙环在低温下为无色液体,常温下为无色气体
易燃、易爆,空气中浓度达3%以上,即有爆炸危险。
臭氧
属灭菌剂
常温下为爆炸性气体,有特臭,为已知最强的氧化剂
臭氧稳定性差,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所以臭氧不能瓶装贮备,只能现场生产,立即使用
含氯消毒剂
凡是能溶于水中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统称含氯消毒剂
属于高效消毒剂。是一种古老的消毒剂,至今仍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
分为:
无机化合物类:次氯酸盐为主,作用较快,但不稳定
有机化合物类:氯胺类为主,性质稳定,但作用较慢
通常所说的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并非指氯的含量,而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
乙醇
为中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及大多数真菌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短时间不能灭活乙肝病毒
浓度为60%~80%时,乙醇杀菌效果最强,浓度低于50%时仅有抑菌作用
主要用于皮肤消毒
特点
优点
具有中效、速效的杀菌作用
无毒、无刺激,对金属无腐蚀性
缺点
受有机物影响大
易挥发,不稳定
使用方法
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乙醇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10min以上
外科洗手消毒,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5分钟
擦拭法
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
手消毒时,用含乙醇的手搓揉剂搓揉至干燥
注意事项
应置有盖容器中保存,并及时更换
勿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
勿用于涂有醇溶性涂料表面的消毒
浸泡消毒时,物品勿带过多水分
勿用于被血、脓、粪便等有机物污染表面的消毒。物品消毒前,应将表面粘附的有机物清除
碘伏消毒液
是由碘、碘化钾与作为载体和助溶剂的聚醇醚或聚维酮络合制成的不定型络合物
为中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及真菌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
适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
特点
优点
具有中效、速效、低毒、对皮肤无刺激、黄染较轻
易溶于水,兼有消毒、洗净两种作用
用碘伏消毒,使用方便,可以消毒、脱碘一次完成。勿需碘酊消毒、乙醇脱碘
缺点
受有机物影响大
对铝、铜、碳钢等二价金属有腐蚀性
使用注意事项
不要与肥皂或其他阴离子洗涤剂同用。也不可与碘或过氧化物等消毒剂合用。
配制水溶液时,应尽量避免产生泡沫,因泡沫中药物浓度比溶液中高,影响药物的均匀分布。
因本药不能杀灭结核杆菌和细菌芽胞,不能作为灭菌剂使用。亦不能作为无菌器械保存液。
若消毒带有机物的物品时,要加大消毒剂的浓度或延长作用的时间
谢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