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绪论 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2009.ppt

发布:2017-12-29约1.22万字共7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食品工程高新技术 主讲人:林向阳 2009-11-17 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800808 课程名称 :食品工程高新技术 总学时:40学时 学 分:2学分 课程类型:学位必修 主讲人:林向阳 教学目的和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为食品科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开设的重要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食品工程技术的理论并提高实际应用能力。追踪国内外食品科学高新技术的发展前沿,使学生掌握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教学方法和手段: 授课式、启发式、交流讨论式、研究式、自学式及参与式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考试或考核方式及要求 期末闭卷或开卷考试(60%) 学期论文(20%) 学期报告(20%) 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资料 (一)教 材: 高福成,王海鸥等,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 周家春,食品工业新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二)参考书: 张峻等. 食品微胶囊、超微粉碎加工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张德权等. 食品超临界CO2流体加工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P.J.Fellows,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inciplesand Practice, Woodhead Publishing Limited, 2000. 陈复生等. 食品超高压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梁治齐,微胶囊技术及其应用,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网络信息等 主要内容 绪论 微胶囊技术 非热杀菌技术 浓缩技术 膜分离技术 超微粉碎技术 挤压膨化技术 分子蒸馏技术 干燥技术 微波技术等在生物或食品科学中应用 食品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取向 主讲人:林向阳 2009-11-17 前 言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既是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关键举措,也可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发达国家都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需要正确把握发展方向,科学进行发展定位。目前,农产品加工业正在向精深型、绿色型、规模型的方向发展,食品加工业成为现代农产品加工业重要的快速发展领域之一,同时农产品物流业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趋向之一:精深型加工 发达国家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普遍较高,综合经济效益普遍较好,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十分重视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实践表明,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特殊的推动作用。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决定着农产品的增值程度。越是精深加工,增值程度越大。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比值集中反映了农产品的增值程度。 趋向之一:精深型加工 发达国家比值一般为2—4∶1,是我国的10—20倍,主要原因就是国外无论在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广度、还是在精细度上都远远超过我国。 大豆加工成豆油,深加工成为色拉油,再进一步加工成大豆磷脂,仅每100吨磷脂就增效500万元; 国际上玉米可深加工成为3000多个品种,广泛用于化工、造纸、纺织、印染等领域,其增值程度是显而易见的。有效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零排放,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环保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 趋向之一:精深型加工 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的粮食储藏和果蔬产后损耗率分别高达9%和25%,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农产品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之比仅为0.38∶1;产品粗加工多,精加工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而且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和装备普遍落后于发达国家10—20年;各种高新加工技术的应用很不普遍。 近几年来,中国各级政府对农产品的深加工越来越重视,逐渐加大了投入,由于基础薄弱,起步较晚,跟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玉米生物加工模型 玉米加工产品 玉米加工产品 加工途径 大豆加工 趋向之二:注重质量与安全 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已经逐渐从单纯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高、营养好、品种全、方便化和安全性的时尚转变,特别是随着工作和生产方式、生活质量的变化,优质、安全的绿色产品正逐步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流和方向。 从世界范围看,食品安全性是所有国家最基本的公共卫生问题。 趋向之二:注重质量与安全 1992年FAO/WHO国际营养大会上提出,获得充足的营养和安全的农产品是每个人的权利。 发展绿色加工业已成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最紧迫、最基本的任务。 农产品加工业要适应市场需求,就必然要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优质化和标准化。国外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市场开拓的过程中,始终把质量作为生命线,把人们的需求作为着力点。 趋向之二:注重质量与安全 新西兰的艾弗科公司加工的牛羊肉产品通过ISO9002认证,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