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技术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南川区城市滨河路综合整治工程Ⅲ标段位于重庆市南川新城区西部的风嘴江河段,起于凤嘴江东段三环路,止于规划拟建3号桥,沿线有滨河路、跨河桥梁、排水管网、绿化带等。防洪护岸工程等级为4级,主河道(截弯改道)中心线长3160m,尹子祠分叉河段(原河道)长313m,堤防两岸防洪挡墙总长6597.17m。防洪工程共布置有堤防、下河梯道、拦水矮坝等。本工程桩号范围为KM0+000.00-KM1+705.24。
防洪护岸工程主河道堤距为50m,采用衡重式挡墙+斜坡护岸形式。衡重式挡墙采用C10细石混凝土砌条石结构,堤后填筑石碴料,堤身设直径直径60PVC排水孔,堤基垫层采用C15砼现浇,基础置于弱风化基岩上。护坡采用C20混凝土框格植草,坡率为1:1.5。护岸顶部布置绿化带和防洪通道。防洪通道宽6m,采用砼硬化,lO%的坡度接滨河路或城镇干线公路。
沿堤线在两岸每400m左右布置宽5m下河浆砌条石梯道,且采用下河梯道,修建景观平台,游人和小游船可停靠游玩,梯宽2m,踏步尺度为30×20(宽×高)cm。河堤项全线设置栏杆,采用M7.5浆砌条石栏杆,栏杆柱轴线间距4.2m,高1.0m。
二、水文气象
(一)气象
南川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暖夏热,雨量充沛,无霜期较多(多年平均无霜期298d)。
南川多年平均气温17.4℃,多年平均高温期(7、8月)气温27.5℃,极端最高气温41.0℃(1971年7月27日),极端最低气温-3.5℃(1971年1月29日)。
南川多年平均降雨量1152.35mm,雨季5-9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78%左右,多年平均降雨日153.4d,多年平均最大风速8.73m/s,多年平均日照1121h。
(二)水文
凤嘴江是大溪河的上游,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发源于南川金佛山,流经武隆汇入乌江,大溪河流域面积2065Km2,多年平均流量17.48m/s。本工程所在河段有半溪河汇入,汇口出汇水面积312.28Km2(包括半溪河汇水面积60.08 Km2)。工程终点下游439m为水口庙电站拦河坝,坝址控制面积316.13 Km2。
洪水成果表 单位m3/s
分 期 凤 嘴 江 水 庙 口 5% 10% 5% 10% 5-9月 738 127 925 731 10月 127 99.3 148 116 10-3月 146 114 170 133 11-3月 62.4 40.1 78.2 50.3 三、工程地质
施工场地及周围无滑坡、危崖、崩塌、断层破碎带及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但局部地段有少量溶蚀空洞。
四、交通条件
南川有省道石雷路、渝黔路相通,有良好的对外交通连接道路。
五、水、电、通讯条件
(一)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从现有木材加工厂采用分支水管引入至现场,现场主管采用DN50PVC给水管安装到项目部,长150m,供施工办公及生活用水。工地搅拌材料用水采用4台1.1KW水泵从河中取水到四个施工地点,供现场用水需要。
(二)施工用电
1、施工用电从现有木材加工厂侧面三相电源引至现场,全场架设300m,采用三相五线制架设,采用100mm2的铝芯线。现场用电最高峰为60KW,其余时间均为30-40KW左右,均能满足供电要求。
2、输电线路严格按三相五线制架设,按“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的要求有序配备。
(三)通讯设施
项目部安装一台固定电话,以及人手一台移动电话保持通讯畅通。
六、施工主要材料
本工程所用建材由我公司自行采购,对主要材料要有出场合格证,监理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七、工程资料
(一)引用技术标准及规程规范
1、《防洪标准》(GB50201-94)。
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3、《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5、《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则》(SL44-93)。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
8、《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GL5077-1997)。
9、《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
10、《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11、《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120-95)。
12、《水利水电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SL176-1996)。
13、《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范》(试行)(SL239-1999)。
(二)施工竣工资料
1、报验资料按建设监理规范中相关要求的报验格式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