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工作总结.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食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总结
篇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汇报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汇报 尊敬各位领导,朋友们, 就黑龙江山里田米糠油有限公司在建项目,从规划到施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向关心支持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就黑龙江山里田项目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 一,抓机遇,促发展,撑起稻米产业龙头大旗, 黑龙江山里田米糠油有限公司,是齐齐哈尔宏河米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一期投资亿元,总占地面积 17万平方米,项目规划涵盖了大米自动化生产项目,米糠油生产项目和米粉项目,建成后日产高中低档大米400吨,成品稻米油3000吨,其中米粉项目一期1万吨产品将被法国士多集团包销,未来的黑龙江山里田公司的米粉将远渡重洋,走向欧洲市民的餐桌上, 山里田稻米产业正是响应黑龙江省政府的工作指示,顺应农业发展潮流,为了更好更快的适应国际,国内现代化农业新浪潮,解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稻米经营企业小而散、资源浪费,产品品牌杂等诸多问题。山里田公司应运而生,我们公司将坚守循环经济的创新理念,通过高科技手段对每粒水稻“吃干榨净”,最大限度地开发稻米资源的利用价值,实现对稻米的精深加工。同时还要充分体现“八化”特征,即规模化、低碳化、精深化、科技化、品牌化、产业化、市场化和效益化。 该产业项目的设计,将使齐齐哈尔稻米加工产业实现集群发展, 是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向集约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建品牌,壮实力,做大项目创效益 围绕“高新技术化、农业产业化、市场品牌化”三大主导思想,突出地方特色稻米产业集群,引导特色产业增效益,标准化生产创品牌,产业化经营求突破,社会化服务做保障,企业化运作活机制,全面提升现代化特色稻米产业发展水平。 我们始终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大局,按照“重投入、提规模、强管理、建品牌”的发展思路,全面推动企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十几年来,我们企业生产加工规模由原来的不足200平方米,扩大到目前的17万平方米;年产能由原来的日产20吨,增加到目前的400吨;生产加工方式由原来的传统小作坊,到现在的现代化厂房和国际高端设备;年产值、年利税与10年前相比分别增加30倍以上, 该项目建成后,稻谷单体加工能力在30万吨以上,到2020年稻米加工规模将突破90万吨以上,项目设计在XX年形成年加工水稻达到50万吨,加工米糠10万吨,年产米糠油3000吨,米粉制品2万吨,带动农户1万户,可实现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可安置 就业人员500人,单亩稻田增值300元以上,实现社会综合效益1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收入1亿元以上。我们的稻米产业项目将围绕农业产业化建设、农民就业增收为支撑,切实调整产业结构,转变规模经济增长方式,重点发展稻米精深加工;物流集散批发;现代稻米技术集成。藉此平台,激活区域现代特色农业经济,树起一面特色农业产业化大旗,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促进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最后祝愿全区人民,身体健康,合家幸福,谢谢大家 篇二: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重庆市黔江区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 XX年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级各有关部门扎实工作,区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全区上下以中央1号文件及全市、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突破产业发展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突破性发展生猪产业,快速发展高淀粉薯类和蔬菜产业,巩固发展烤烟、蚕桑、猕猴桃产业,按照市场规律引导发展以青蒿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思路,全年建设农业产业基地30万亩,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1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去年的3家增加到6家,全部龙头企业预计实现工业生产总值超过2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30%以上。全区农业产业化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主要成绩 (一)产业化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一是生猪产业超常规突破性发展。近一年来,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突破性发展生猪产业的决定》(黔江委发[XX]33号),全区各街道、镇、乡,区级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到XX年实现年出栏无公害生猪120万头(力争实现200万头)的目标,按照品种优良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养殖现代化的思路,制定了现代化养殖200万头无公害生猪实施、建设方案,全面启动 “11661”工程。完成1个一级扩繁场,30个二级 扩繁场建设,培育100头以上养殖大户2343户, 10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08个,1万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