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393-1995矿用差压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MT中华人民共和宝煤炭行儿标准MT 393—1995矿用差压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1995-09-28发布1995-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 393---1995矿用压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差压传感器技术条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用半导体式、电容式、膜盒式和膜片式的差压传感器,也适用于其他矿井用的差压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2引用标准GB 998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GB2423.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2423.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 2423.4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2423.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Ea:冲击试验方法GB2423.10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c:振动(正弦)试验方法GB3836.1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3836.4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GB/T4942.2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10111利用随机数般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MT209煤矿通讯、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210煤矿通讯、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MT211煤矿通讯、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质基检验规则3技术要求3.1传感器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3.2传感器应采用本质安全型防爆结构,并应符合GB3836.1和GB3836.4的有关规定。3.3.传感器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0~40℃;b. 相对湿度:98%;c.大气压力:86~106 kPa。3.4基本误差。传感器的基本误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5-09-28批准1995-10-01实施1
MT 393-1995表1%工作形式蒸本误差膜盒式、膜片式±2电容式±3半导体式±23.5信号制:电流:1~5 mA,DC(负载电阻0~500 Q)频率:200~1000 Hz或5~15Hz(脉冲宽度不得小于 0.3ms)3.6传感器到分站或电源箱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km时,其性能应符合3.4条的要求。3.7重复性:传感器的重复性应符合3.4条的要求。3.8稳定性:传感器连续运行7d,其误差应符合含3.4条的要求。3.9回程误差:传感器的回程误差应符合3.4条的要求。3.10密封性:3.11过载性能:传感器经过载试验后,应符合3.4条和3.9条的要求。3.12电源波动性:传感器在12~18 V,DC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3.13传感器带电回路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Q。3.14传感器带电回路与外壳之间经绝缘耐压试验后,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3.15传感器的元器件应清洁,无腐蚀现象;印制线路板应安装牢固;线路板上的焊点应美观无虚焊;线路板应涂双两遍绝缘清漆。3.16传感器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的划痕。3.17传感器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应符含GB3836.4第4.6条的规定。3.19传感器电器元件的允许最高表面温度应不高于150℃C。3.20传感器经工作状态下的高温、低温试验后,其性能应符合3.4条的要求。3.21传感器经非工作状态下的高温、低温贮存和运输试验后,其性能应符合3.4条的要求。3.22传感器经工作状态下的交变湿热试验后,应符合3.4条、3.13条和3.14条的要求。3.23传感器经非工作状态下的冲击试验后,内部的插接件和零部件应无松动和脱落现象,并应符合3.4条的要求。3.24传感器经非工作状态下的振动试验后,应无损坏现象,并应符合3.4条的要求。4试验方法4.1试验条件a.环境湿度为15~~35C,相对湿度不超过85%;输出负载电阻为500Q;输入测量信号应平稳均匀变化;接通电源30min后方能试验;2
MT 393—1995每项试验过程中不允许调零。4.2仪器和设备见表2。表2名称技术指标数量电位计输入阻抗大于100KQ,0.05级1直流毫安表0~100 mA0.2 级1标准压力发生器0-~0. 3 MPa0.05级1十进位电阻箱0~999 00.1级1空气压缩机供气量0.4m/min0. 3MPa1交流稳压器220V2 kw±1%I气动定值器0~~0. 3 MPa1频率计0-~1 000 kHz1X10-614.3基本误差用标准压力发生器在传感器测量范围的0、25%、50%、75%、100%五点进行检测,由低到高读取正行程各检测点的显示值和输出信号值,当达到最大值时,保持1min,然后逐步减至最小值,并读取反行程各检测点的显示值和输出信号值。每点重复三次,取算术平均值进行计算。实测基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