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种具有抗震和抗洪双重功能的建筑结构副本.doc

发布:2017-04-17约4.49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说 明 书 摘 要 联系人:胡向光 电话 QQ:344850118 专利号:CN201420050596.1 1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抗震和抗洪双重功能的建筑结构,包括半球形或半椭圆体形的基础,该基础支承在承台上,所述基础为具有用于容纳细沙和水的箱形封闭空间,该箱形封闭空间上设有进气排气孔和排沙进出水孔,所述排沙进出水孔设置于箱型封闭空间的底部,该排沙进出水孔设有阀门;还包括空气压缩机,该空气压缩机与所述进气排气孔连接。所述建筑结构在陆地上使用时,基础内装满细沙和水,与上部主体结构形成上轻下重的不倒翁式结构,具有很好的隔震效果。在洪水来临时,采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p液(气)·g·v排,只要将基础内的细沙和水排出,使F浮G排时,此建筑结构上浮,从而漂浮在水上,防止建筑被水淹没。 说 明 书  PAGE \* MERGEFORMAT 8 联系人:胡向光 电话 QQ:344850118 专利号:CN201420050596.1 一种具有抗震和抗洪双重功能的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震和抗洪双重功能的建筑结构,该建筑结构尤其适用于低层建筑。 背景技术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为了确保建筑在地震中不被破坏,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各种抗震结构。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3213677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抗震建筑结构”,该建筑结构采用上部主体结构和下部基础结构形成上轻下重的不倒翁式结构,使得该抗震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即使发生较大的摆动,建筑结构也能自动复位,且不受破坏。除地震外,洪水也是破坏力很强且常见的自然灾害,普通的建筑由于与地面固结在一起,洪水来临是只能任由洪水淹埋。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有能够浮在水面上的建筑,但是这种建筑是针对水上环境而设计并长期在水面上使用的建筑。因此,针对陆地上的建筑,设计一种既具有抗震功能又具有抗洪功能的建筑结构,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对授权公告号为CN 203213677 U的实用新型专利的建筑结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具有抗震和抗洪双重功能的建筑结构,该抗震建筑结构不但在正常使用时具有很好的隔震效果,而且在洪水环境中还能够像船一样漂浮在水中从而防止水淹。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抗震和抗洪双重功能的建筑结构,包括半球形或半椭圆体形的基础,该基础支承在承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内具有用于容纳细沙和水的箱型封闭空间,该箱型封闭空间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沙进出水口,所述排沙进出水口设置于箱型封闭空间的底部,该排沙进出水口上设有阀门; 该建筑结构还包括空气压缩机,该空气压缩机与所述进气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气口上设有三通阀,该三通阀的三个通道分别与空气压缩机、箱型封闭空间以及外部空间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排沙进出水口上的阀门为电磁阀,该电磁阀与控制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三通阀为电磁阀,该电磁阀与控制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气口和排沙进出水口均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箱型封闭空间内设有中心柱和外围柱,该中心柱和外围柱向上伸出箱型封闭空间与上部主体结构连接形成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箱型封闭空间内的中部设有多根内支撑梁,该内支撑梁的一端与中心柱连接,另一端与外围柱的根部连接;所述内支撑梁上设有隔板,该隔板将所述箱型封闭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空间,该分隔板上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气口设置于箱型封闭空间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箱型封闭空间的上部也设有多根内支撑梁,该内支撑梁的一端与基础连接,另一端与中心柱连接;所述内支撑梁上设有基础顶板,该基础顶板的边缘与半球形基础连接形成所述的箱型封闭空间;所述中心柱、内支撑梁、基础顶板以及基础连成一整体;所述基础顶板上设置所述的进气口以及设置进沙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基础与承台之间设有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抗震和抗洪双重功能的建筑结构的工作原理是:由于基础为箱型封闭空间,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该箱型封闭空间内装满细沙和水(或者单独为水),满足上轻下重的要求,因此该状态下整个建筑结构具有与授权公告号为CN 203213677 U的实用新型专利相同的抗震效果。而当发生洪水且水位达到基础的较高位置而存在危险时,打开排沙进出水口,同时通过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