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 长方体(二)教案 北师大版.doc

发布:2019-12-07约1.39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 长方体(二)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 长方体(二)教案 北师大版 课题 四、长方体(二)体积与容积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具准备 土豆(大小各一个)量杯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1、师:(手中拿着两个铅笔盒),这两个铅笔盒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2、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比较大? 哪些物体比较小呢? 3、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是有大小的。 指名学生上来指出铅笔盒的大小 生1:讲台比较大, 课桌椅比较小 生2:我的橡皮大,他的橡皮小 生3:老师比家的小房间大。 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放的物体有多有少。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二、实验 1、“老师手中有两个学生进行猜测土豆,同学们看哪有的学生认为1号土豆,个大,哪个小?为了方便大家比较,我给土豆编个号码:1号、2号”。 2、出示 两个有刻度的量杯,里面盛的同样多的小。 将1号土豆放入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进行猜测土豆,同学们看哪有的学生认为1号土豆,个大,哪个小?为了方便大家比较,我给土豆编个号码:1号、2号 学生进行操作用两个有刻度的量杯,里面盛的同样多的水。 将1号土豆放入水中,合作的同学进行记录 2号同样进行。 采用直观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两土豆的“大小”问题,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步明白体积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 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随后揭示体积概念。 板书设计: 四、长方体(二) ——体积与容积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 教学反思: 课题 体积和容积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容积的实际盒义,初步理解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及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了解容积的含义,理解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了解容积的含义,理解容积的概念 教具准备 量杯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改情况,引入新知 1、两个水杯哪个装的水多呢? 2、组织学生说说实验的方法。 a.用同样的一个小杯子装 b.把另一个杯中的水倒入一个杯中看是否一样多。 二、揭示容积概念 通过以上实验,再举几个例子,进行概念总结。 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 三、试一试 判断“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 请同学们想办法设计一个实验解决这个问题。 如:把两个不同形状的杯子装满水,然后将水倒入同样大小的小杯子中,看哪个杯子装的小杯数多。 学生举例说明容器的大小不同,所容纳的水的多少不同,就是容积的概念。 学生计算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解决。 在解决问题中,使学生感受容器容纳的物体的体积的大小。 让学生举例,再一次感受容积的大小与容纳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通过搭小正方体的活动,让学生感受长方体体积的大小。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4×2×3=24(个) 5×2×2=20(个) 第一个体积大 四、练习反馈 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答案:一样大,因为橡皮泥的大小不变。 2、独立完成第2、3题 3、搭一搭,四人一组准备12个正方体、练习。 学生计算出结果 学生可以拿来橡皮泥捏一捏。 学生可以将1元与1角硬币带来对比大小不同 让学生体会到同一物体形状发生了变化,但体积不变。 板书设计: 体积和容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教学反思: 课题 体积单位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体积、容积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的实际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重点:认识体积、容积单位。 教学难点 感受体积、容积实际意义。 教具准备 正方体(1厘米3、1分米3)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认一认 1、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画出1厘米长线段和1厘米2的正方形积单位。 2、认识体积单位出示1 cm2和1dm2的模型。 问:怎样的正方体是1cm3?1dm3? 3、体积单位还有哪些呢? 厘米3、分米3、米3。 二、做一做 用橡皮泥或其他物品切出体积是1cm3的正方体若干个。 学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