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学生主体性的体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也谈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最近我听了一节公开课,课上老师丰富而又扎实的专业水平给在场的所有老师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在课上,老师为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了很多问题,学生也一一作了解答。我想这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我认为要真正尊重学生主体,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基础。在课上,并不在于老师提了许多问题让学生来作答,而在于学生提了一些问题师生一起来解决。
孔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的“解惑”,我认为是要解决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所形成的问题。平时在上课过程中老师所提出的一些问题部分多是老师为了能更好的解决“传道、授业”的问题而形成的,并不是学生真正自己所遇到的。久而久之,到现在许多学生多没有问题了,多不知道该如何提问题了。因此,我认为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就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探索知识,寻找问题。
在学习知识,探索科学的过程中应该多会遇到“问题”,而现在在课上老师准备好了问题,这只是老师凭着自己的思路在想,不一定是学生真正遇到的。所谓问题,是指对事物产生的疑问、要求回答或需要解释的题目。问题,从对象看,自己懂、知,而别人不懂、不知的是问题;自己不懂、不理解、有不同看法的也是问题。从内容看,它包括对书本里、生活中、社会上等一切的一切的提问和质疑。而很多时候,现在的学生在这样的课上都没有了问题,或者不敢提问题了,他们缺少一种挖掘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缺少一种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面对一切事物,积极主动,自觉不自觉的,自然而然的,敢于怀疑,大胆质疑,勇于提问。当然不等于怀疑一切。这样在怀疑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在思考之后获得知识,一定会印象深刻,要比单纯老师提出问题来解决记得牢,一定会受用终身。程颐曾说过“学者先要会疑” “在可疑而不可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而且在很多时候学生所提的问题会出乎你的想象,如在上四年级艺术第三单元的《奇思妙想》中第一课的《奇妙世界》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欣赏这张作品,然后让他们说说看了这样一张画以后有什么问题,结果问题真是五花八,比如:达利是不是是个疯子,怎么画得乱七八糟的?他会画画吗?画的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画?他是不是一个眼睛瞎的,所以看出来的东西多是歪的?他是不是在画他做得梦呀?他一定是眼睛开过刀,所以会看出这样子的东西来?还是他画画时会戴一幅看东西会变形的眼镜……这样再来讲解欣赏这张画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正如苏格拉底说得那样:“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下面说说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 要有耐心。
人们常说,“一锄挖不出一个金娃娃”。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好习惯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收获丰硕的成果。
2、 大胆鼓励、充满信心。
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我们要大胆鼓励学生,多看到他们的长处。学生都喜欢自己得到肯定,大胆鼓励,学生就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就会产生兴趣,积极性就会越来越高。有了兴趣,有了信心,你不说,他们自然会去做。
3、 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李政道说过:“好奇心很重要,有了好奇心才能敢提出问题。”好奇心是一个大使,它能激发我们的兴趣,催促我们去探求未知领域。 1 2 后1页
小学生评语汇总共165条
1. 看到课堂上,你那专注的眼神,认真的学习态度,老师深深地感到欣慰。看到你作业本上那工整的字迹,看到你能出色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老师很喜欢你,你的勤奋、你的不张扬、你的要强……继续努力吧!你的明天会更美好!
2.聪明善良、活泼大方的你,一双大眼睛透着你的聪颖。学习上你积极进取,有恒心、有耐心,自觉学习。小姑娘,加油吧!愿你的明天更加美丽!
3.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学习认真的小学生,大家心目中的小男子汉。每每看到你优异的成绩,老师由衷的高兴。只是,小男子汉,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更严格要求自己。课堂上,再活跃些,你的思维将会变得更敏捷。
4.你是一个聪明、活泼、上进心很强的孩子。课堂上有你响亮清脆的回答。老师一直都很喜欢你,你知道吗?不过老师有时也会批评你,那是因为你上课经常会讲“悄悄话”、开小差。老师希望你会做得更出色!继续努力!
5.你是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你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课堂上,你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课后,你自觉遵守纪律,认真学习。老师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6.课堂上,你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积极举手发言,自觉遵守纪律,学习成绩拔尖。只是老师发现你的作业没有以前那么工整了,什么原因啊,可不要骄傲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