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收获机的设计大学学位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前 言
目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加工番茄生产基地,其加工番茄的种植面积约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28%。约占中国加工番茄的种植面积的80%左右。2009年新疆番茄种植面积已达158万亩,番茄产量达到744万吨,生产番茄制品101.46万吨。然而,目前新疆的加工番茄普遍采用人工采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费时费力,采收费用高,且常由于采收不及时,造成大量的加工番茄腐烂在地里,而正值新疆的秋收季节,致使劳动力极为紧缺。
关键词:自走式;收获机;番茄
目 录
1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意义 1
1.2国内外葵花籽去壳机发展状况 1
1.3国内外葵花籽去壳机存在的问题 1
1.4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
1.5预期目标 2
1.6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2
1.7工作条件及解决方法 2
2葵花籽剥壳机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剥壳的典型方法及剥壳机方案的选择 2
2.2手摇式葵花籽剥壳机的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手摇式葵花籽剥壳机脱壳的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手摇式葵花籽脱壳机机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喂料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两胶辊轧距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机架的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分选机构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分选机构的运动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筛子的工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动力装置的设计与选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增速系统及传动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葵花籽脱壳机生产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轴的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胶辊轴的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变速箱输入轴的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 结 9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1绪论
1.1课题研究的意义
目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加工番茄生产基地,其加工番茄的种植面积约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28%。约占中国加工番茄的种植面积的80%左右。2009年新疆番茄种植面积已达158万亩,番茄产量达到744万吨,生产番茄制品101.46万吨。然而,目前新疆的加工番茄普遍采用人工采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费时费力,采收费用高,且常由于采收不及时,造成大量的加工番茄腐烂在地里,而正值新疆的秋收季节,致使劳动力极为紧缺。
1.2.1国外番茄收获机发展现状
美国是世界上加工番茄生产第一大国,采用机械化收获以后,不但促进了番茄种植规模的扩大,而且使番茄收获费用从占生产总费用的50%降低到16%。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收获费用的降低对提高美国番茄产业的竞争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美国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与其它作物机械化收获发展过程的最大区别是,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农艺与机械化技术的结合;它是首先通过选育出适于机械化收获的品种之后,才着手研制番茄收获机的。1962年以后,适于机械化收获的番茄品种达到成熟之后,番茄机械化收获才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到1968年,美国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水平就达到了80%。
美国番茄收获过程已经实现了向自走式大型化自动化方向的发展,从早期人工辅助作业的半机械化番茄收获机过渡到牵引式番茄收获机, 再发展装有光电识别选果的自走式大型化收获机。
1.3国内外番茄收获机存在的问题
我国研究葵花籽去壳机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和发达国家相比只能望其项背,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一些机具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难以大范围推广应用。新疆是我国番茄主要种植地区,目前机械化程度也已越来越高,但要实现完全自动化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目前新疆番茄收获机械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番茄品种还不能完全适应机械化收获
2)缺乏与机械化收获相适应的科学种植和田间管理规范
3)缺乏机械化收获番茄的收购标准
4)缺乏适用的番茄收获机
5) 番茄种植户规模较小
6)番茄收获时间过于集中
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工采摘仍将是新疆地区番茄收获的主要方式。相对于人工收获来说,番茄收获机明显是一个良好的选择,是既可以节约劳动力又可以节约成本的一种机械。
1.4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我国番茄收获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番茄收获机发展要求,设计农用番茄收获机。农用番茄收获机主要由动力输入装置、传动装置、切割装置、果秧分离装置和输送装置组成。其中,动力装置是通过发动机经三角带传递,切割装置将番茄秧割断,经由输送带的一系列输送,,经过果秧分离装置实现果实和果秧的分离,最后由输送带进行运输。通过本机能一次性完成对番茄的收获。
先确定我国已有番茄收获机的类型,根据已有大型番茄收获机的原理及结构设计新型的番茄收获机,使番茄收获机能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也就是番茄收获机要能工作稳定,保证收获率高,番茄完整率高,果秧分离
显示全部